第81頁(第1/2 頁)
從利害關係的角度分析,同、光之際,清朝統治集團中已有一部分人不再視開放門戶為洪水猛獸。此時,主動開埠的政策雖未實施,但對外人增開口岸之請,已較少嚴拒。1876年,李鴻章與英人就滇案在煙臺談判,承諾開放宜昌、蕪湖、溫州、北海四個口岸對外通商,並允商訂滇緬邊界及通商章程。這在英國方面,雖系強權政治之表徵;在中國方面,半推半就,未嘗沒有無可無不可之心理在焉。在與英人談判期間,李氏在致朋僚的函稿中寫下了幾段引人注目的文字:&ldo;滇案及通商各事,將就議結,非多添口岸,無以餌英人。然添口通商,於中國利害參半,未為全失。&rdo;&ldo;中土門戶早已洞開,即添數口,利害各半。&rdo;&ldo;人皆震驚於添口之多,無論口岸非自我準添也,添十口與添一二口,利害輕重適均,西洋各國到處準他人寄居貿易,而仍日益強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強。&rdo;[5]
對於中國人來說,條約口岸並非僅有弊害,而是&ldo;利害參半&rdo;,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認知。某種意義上,清末主動實施&ldo;門戶開放&rdo;,正是鑑於條約口岸的經驗教訓,趨其&ldo;利&rdo;而避其&ldo;害&rdo;的產物。
此外,清廷決定主動開放門戶,尚包括有外交因素的考量。近代中國所處國際環境惡劣,迫使清朝統治者謀求應付之道。在清廷的制夷之術中,最能與&ldo;門戶開放&rdo;建立直接聯絡的莫過於&ldo;以夷制夷&rdo;的外交手段。其中制御日本最為關鍵。由於《江華條約》的簽訂否定了中國與朝鮮之間既有的宗藩關係,日清關係日趨緊張。隨之而來的琉球之爭,使清政府感到&ldo;日本有吞噬朝鮮之心,泰西無滅絕人國之例&rdo;[6],遂改變國防政策,開始了&ldo;以日本為假想之敵&rdo;參閱楊天宏《近代中國地緣政治的變化與李鴻章的海防戰略》,《中華文史論叢》第52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36-60頁。的海軍建設。與此同時,清政府調整對朝政策,勸其主動與各國通商,以牽制日本。到甲午戰前,清政府全面實施&ldo;以夷制夷&rdo;外交,或聯英制日,或聯俄製日,或聯美製日,或結盟一國牽制數國,或通好數國以抵抗一國。中國古代歷史上&ldo;合縱連橫&rdo;之外交,於焉重現。
&ldo;以夷制夷&rdo;包含了某種尋求國際&ldo;均勢&rdo;的思想於其間,主動開埠通商則可看作&ldo;均勢&rdo;思想的實際運用。鄭觀應就曾主張&ldo;大開門戶&rdo;,在邊境要地開設&ldo;萬國公共商場&rdo;,讓外國人在中國口岸&ldo;雜居&rdo;,&ldo;借彼合力,以保疆土&rdo;。[7]所謂&ldo;借彼合力&rdo;,實即利用列國&ldo;均勢&rdo;之意。他如盛宣懷所陳略仿土耳其國,&ldo;凡天下險要精華之地,皆為各國通商碼頭&rdo;,&ldo;請各國公同保護&rdo;[8]之法,亦有&ldo;均勢&rdo;思想體現其間。陳虯言及&ldo;均勢&rdo;思想時,曾以西國之事證其合理。他寫道:&ldo;按萬國公法,歐羅巴大洲內,倘國勢失平,諸國即警懼張惶。且必協力壓強護弱,保其均勢之法。蓋一國強盛過分,恐其有不遵公法而貽患於鄰國也。&rdo;[9]
甲午戰後,內含&ldo;均勢&rdo;思想的&ldo;以夷制夷&rdo;方略逐漸演變發展為成熟的&ldo;門戶開放&rdo;外交政策。過去研究近代外交,以為&ldo;門戶開放&rdo;不過是美國人插足中國的一種手段,實則中國人自己也已醞釀並發展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