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案(第1/2 頁)
酒足飯飽,關申起來伸個懶腰,道:“這裡酒菜貴是貴了些,倒是好味道。”
說完,帶著三人出了鋪子。在街上走了一會,只是看路兩邊的店鋪。
劉野在一邊道:“時候不早,我們再不回去,只怕就被人發現。隊正,現在軍裡管得嚴,被人知道我們出來,罪過可是不小。”
關申冷笑:“現在軍中難待下去了。還是另想辦法。”
跟著關申出來的時候,劉野心中就隱隱猜到,很可能不會再回軍營了。他們這些人,是原來餘歡的手下。多次整編,還是跟王宵原部不和。此次王宵要求全軍都要針對將來的演練進行充分討論,把討論結果和計劃層層上報,終於讓關申等人爆發。
軍中的人物很複雜。不是王宵的所有措施都受人愛戴,其實反對的人很多。關申等人,認定的是當兵吃糧,最重要的事情是發財。對於怎麼提高戰鬥技巧,提高自己的素質,可以說沒有半點興趣。以前的事情還可以勉強參加,沒想到王宵越來越過分,想混也難了。
王宵對軍隊的整編,本來就包含著思想統一。一部分不合適的人,應該被剔除出去。對於這樣的人,正常的渠道,是自願退伍。由官府安排,加入新開闢的村莊中。
這個時候的軍人,為什麼參軍?各種原因都有。但最主流的想法,是當兵吃糧,不用耕田,不用做工,沒有世俗的那些雜事。從太祖時候起,官府就喜歡經常把遊手閒民編入軍中。社會上沒有這些人,治安會變好。再者說,這也是晚唐五代延續下來的風氣。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心甘情願去耕田?關申不是一個人,代表了一種思想傾向。
在街道上走了好大一會,關申道:“我們要走,只是缺少錢財。私自離軍,官府必然捉拿。已經撕破了臉,乾脆就撈一筆。你們一起與我想一想,到哪裡撈錢!”
州衙裡,王宵把手中公放下,用手揉著額頭。這些日子,汝州建了許多鋪子,將來軍中用的錢就要從這裡面出。各種雜事,王宵只覺得頭痛欲裂。
餘歡和周納匆匆進來,向王宵唱諾。
王宵道:“看你們神色匆匆,有什麼急事?”
餘歡道:“報知州,昨日軍營中有四個人私自出營,再也沒有回來。末將聽說,他們犯了事。”
王宵道:“犯了什麼事?”
餘歡看著周納道:“是在城裡犯事,還是周押司來說。”
周納拱手:“經查明,有四個逃兵昨夜入城東賣絹綢的蔡員外家裡,殺人搶奪。殺了六口人,搶了金三十兩、銀一百二十兩,絕品絹兩匹,逃出城去。”
聽了這話,王宵猛地站了起來。沉聲道:“有逃兵不稀奇。從我們到汝州,各軍逃兵過百,許多去向不明。可殺人越貨,這是第一次!你們查得清楚嗎?這不是小事,不能有絲毫疏漏!”
周納道:“回知州,昨夜蔡員外家的人看得明白。他們所說,與餘統領軍中走失的人,實在是十分相像。不但是面貌像,而且都是四人。”
王宵點了點頭。想了一會,道:“向周邊州縣發海捕書。命治下各縣嚴查!一天時間,他們能跑到哪裡去?還有,在汝州出去的各條大道上,飛馬追捕!”
<center></center>
周納稱諾。小聲道:“知州所說的,小的立刻去辦。只是海捕書,這個時候實在沒辦法。”
王宵愣了一下,想起現在是什麼時候。周邊的幾州,大部分連官員都沒有,海捕書發給誰?擺了擺手:“既然如此,就不必發了。一天時間想走出汝州,這幾個人也做不到。先嚴查道路,讓這些人走不了大道。然後各縣巡檢,在鄉下嚴查!”
吩咐罷了,王宵讓周納退下,獨留下餘歡。
見周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