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靈魂拷問(三)(第1/2 頁)
當振遠小心翼翼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的時候,博文笑了笑,問他:“你覺得你爹為什麼要送你去學堂,難道就是為了你以後能當個殺豬的?”
“不是,我爹要我考上秀才,說這樣會光宗耀祖,他的面子也會好看,說出來別人都會羨慕他。”這個振遠很清楚,他爹經常這麼說的。
博文很慶幸,自己的爹對孩子的教育,不是這麼簡單粗暴,同時,對熊孩子也多了幾分耐心。
“那只是一方面,關鍵是,如果你考上了秀才,你的生活會好很多。你會受人尊敬,別人見了你,都要叫一聲秀才老爺,去見縣官老爺都不用下跪的。而且,掙錢的機會,也會多很多。比如,你考上了秀才,家裡有一百畝田都可以不交賦稅的,也就是說,就算是你什麼都不做,每畝田就能掙好幾百文呢。”
博文接著又說:“另外,你還可以在一個私塾裡坐館,就像你家現在,每年給夫子的束脩銀子,到時候,你就可以收很多份這樣的束脩。而且,考上了秀才,即便不能考取舉人、考進士,也能到衙門裡去找個差事的,那就是官老爺了。”
“可是,可是,我現在連《千字文》都背不掉的啊”雖然被博文哥哥所描繪的,美麗前景吸引了,可是,現實還是很殘酷。
振遠也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也就開始,跟博文哥哥說實話了。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讀書也一樣,你還小呢。如果你確定下,自己將來的目標是要考秀才,那麼,就要先實現第一個目標,那就是明年一定要透過,楊氏族學的選拔考試。”博文看著振遠的眼睛,很嚴肅的說。
對於楊氏族學的入學選拔考試,博文是很清楚的,去年,李夫子都讓博文在旁邊觀禮了。楊氏子弟只要把蒙學的三本書背誦熟練、最好是會默寫,這樣,考取就基本沒什麼問題了。
楊氏族學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把生源控制在一定數量之內,所以,選拔起來也比較嚴格。今年楊氏族學裡有十幾個要考童生試的學子,明年應該會招生十個以上,這個錄取比例,在博文看來,難度不是很大。
相反,楊氏族學的入學選拔考試,對非楊氏子弟考試的程度,會難許多,因為有名額上的限制。
楊氏族人與非楊氏族人的錄取比例基本上是5:1。也就是說共要錄取15個楊氏族人,才能錄3個非楊氏族人,而且,非楊氏族人還必需要是,跟楊氏族人是三代之內的血親。
畢竟,楊氏族學是楊氏老祖宗,為了楊氏族人設立的族學,每年給族學的補助,也是從楊氏祭田裡出的。
據說,之前是不招收非楊氏族人的孩子的。而現在的這個族長比較睿智,他覺得應該要吸收那些,比較優秀的非楊氏族人的孩子,這樣,會讓楊氏族人的孩子們有危機感,而且,這些孩子都是楊氏族人三代之內的血親,如果考上了,對楊氏族人的幫助也會很大的。
只不過,對於非楊氏族人的孩子的選拔,相比與楊氏族人來說,會難很多,畢竟來考的孩子數量很多,錄取的名額又少,競爭非常慘烈。
這也是為什麼,博文在博榮已經背誦、默寫完三本蒙學教材的基礎上,還要求博榮背誦默寫《弟子規》,在平時,還把《大學》《論語》裡一些簡單的句子讓博榮背默。就是害怕去參加考試的外姓人多了,大家都能背默三本蒙學教材,這樣,夫子可能會再增加考試內容,有備無患。
事關博榮的前途,他是一點都不敢大意的,他要確保博榮能考上族學。
以博榮聰慧程度,前兩年就可以來考族學了,但由於自己的原因,博榮一直不能來報考楊氏族學,對於這個事情,博文一直在心裡有些內疚。
因為楊氏族學裡有規定,外姓人人家每家只能有一個人來上楊氏族學,來報名考試到是不限制,但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