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又見張大志(第1/2 頁)
楊寧打算寫下的是一個‘拆’字。
花點錢,在莫思柯的郊區租下塊場地,然後僱上幾名工人,把那喀秋莎給拆了,只把當做底座的重型卡車運回國內去。
誰能說那還是軍火?
這種承載火箭炮的重型卡車可不一般,在國內,那可是要比什麼拉達越野車稀罕個十倍還不止。
成本確實高了些,支付給伊萬諾夫他父親那邊的四十萬盧布,再加上租場地、租裝置、僱工人的花費,以及運費、跑車皮等花銷,總成本數差不多要奔到了五十萬盧布,劃成一臺車的成本就不低於九千盧布。
不過,這種重型卡車在國內可是能買上個好價錢。
同樣馬力,同等效能,新車的話,怎麼著也得花上個三十幾萬,還得等,短則三個月,長則不好說。
而這種拆解了火炮的重卡,雖說是舊車,但要是買到了手,絕對不比買新車吃虧。
伊萬諾夫轉達過他父親的話,說這批喀秋莎都還處在少女階段,服役時間最長的,也沒超過了十年,若不是軍隊軍費緊張,實在養不起了,根本沒可能處理掉她們。
十年……
一年就算四次野外演習訓練,一次就算行駛個一千公里,那總數最多也不過四萬公里。
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長距離行駛可能,絕不會有人開著她來場自駕遊。
而四萬公里的行駛里程,對這種重型卡車來說,剛剛好過了磨合期。
買到手,就能出上力,而且價格還比新車要便宜,但凡內行,誰不動心?
至於拆解下來的喀秋莎炮管軌道及炮體什麼的,那就當成廢鋼材處理好了,能賣多少錢是多少錢,就算賣不出去,那也是個無所謂。
因為是半道上車,旅程時間少了一天一夜,當列車抵達莫思柯時,楊寧黃罡哥倆的精神狀態明顯要比上一回好了許多。
當然,這好了許多的精神狀態,也摻雜著被刺激的因素。
伊萬諾夫他父親太給面了。
居然派了一大一小兩輛軍車過來。
大的是卡車,用來接貨運貨。
小的是賓士轎車,伊萬諾夫他父親的座駕,用來迎接兩位來自於華國的尊貴客人。
一向是敬業愛崗的熊定北同志明顯的吃味眼紅,三言兩語將列車交班的事務交給了副手,便趕在楊寧黃罡哥倆之前,一頭鑽進了那輛賓士轎車。
給出的理由相當端莊。
“我好久沒見到我父親了,剛好趁這個機會去看看他。”
那一卡車的貨怎麼辦?
熊夫人該是上班去了,熊孩子也應到了學校,家裡沒人,這門……
熊定北同志立馬掏出了家門鑰匙,交給了跟在卡車上負責運貨搬貨的一名警衛戰士。
小車在前,大車在後,兩輛軍車呼嘯駛出車站。
那小車上還藏著倆逃票賊呢!
可是,誰人膽敢阻攔?
軍區所在地和伊萬諾夫的家都在莫思柯的西郊,然而,一個是西偏南,另一個則是西偏北。因而,兩輛車同行了一段路程後,便只能分開行駛。
路上,伊萬諾夫扯開了車窗紗簾,看向了大街一側,禁不住鎖眉輕嘆。
國家的形式愈發嚴峻,從這原本熱鬧非凡的大街眼下卻是日漸冷清便可見一斑,高層的各種不滿各種怨憤只是在短短几個月間便下沉到了普通民眾中。
原因其實很簡單,物價飛漲,各種生活物資供應嚴重不足,人們生活水平快速並持續下降,普通民眾要是不生出怨氣來那才叫一個怪。
最高層還有力挽狂瀾的這個能耐嗎?
兩月前,還沒認識哈拉少的時候,他對此充滿著信心。
可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