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讓給我好了(第1/2 頁)
華子姓華,名建軍。
小時候跟陳曉暉住在同一個大院。
十二歲那年,他和大了他三歲的姐姐忽地找不見了父親母親,家也被一群穿著草綠色軍裝帶著鮮紅袖章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砸了個稀巴爛,並貼上了封條。
從此,他們姐弟倆不得已而流落街頭。
整整七年。
華建軍非但沒有被餓死凍死,反倒積累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筆財富:十好幾將近二十個同樣是無家可歸的生死兄弟。
十九歲那年,組織上派人將他們姐弟倆接回到了原先的家中,父母雖然已經不在了人世,但組織上對他們姐弟倆仍舊是照顧有佳。
補發了父母整七年的工資,外加一筆不菲的撫卹金,併為他們姐弟倆安排了工作。
但,華建軍的心卻再也無法安分下來。
一方面是因為自己過慣了那種混跡街頭無拘無束的日子,另一方面,他那十幾二十個生死兄弟卻沒有他的這種背景,仍舊過著無家可歸的流浪生活。
工作,自然是連報道都不用去報道,那個沒有了父母的家,以及組織上補發的父母工資和撫卹金,華建軍也全都留給了姐姐。
他最終還是回到了兄弟們的身邊。
頭頂著父母用生命的代價為他鑄就的光環,華建軍領著他那幫生死兄弟在街頭巷尾以武力解決問題的時候,比其他團伙多了許多的底氣。
犯下同樣的事,別的團伙可能會被判刑,但他和他的兄弟最多也就是拘留。
久而久之,底氣便成了霸氣。
八十年代初,華建軍一幫兄弟在帝都可謂是風頭一時無兩。
眼看著當年的這一幫生死兄弟在道上都成了有頭有臉的人物,再也不需要為下一頓飯而犯愁,華建軍漸漸萌生出了功成身退的念頭。
還想留在道上的兄弟他絕不勉強,對江湖同樣生出厭倦之心的兄弟他一個不落,全部帶上。
金盆洗手,並華麗轉身,從一個赫赫有名的道上大哥,變成了一個人狠話不多的成功商人。
也算是萬幸。
正是他的這種從心之舉,使得他和他的多半兄弟躲過了八四年底的那場清盤式嚴打。
當年那些同一個大院的兒時玩伴中,陳曉暉能夠率先踏足商界,離不開華建軍的引領開導。
對太字頭人物來說,有父母在和沒父母在全然是兩碼事,而陳曉暉剛踏入商界時,他的父母不光在世,而且在位。
因而,沒用了幾年,陳曉暉的實力便把華建軍甩了好幾條街。
這個實力,包括了資金上的實力,人脈上的實力,商業渠道上的實力等等諸多方面,但唯獨不包括江湖上的實力。
明面上,陳曉暉可以說是華建軍的老闆。
華建軍的諸多產業都可見到陳曉暉的投資。人前人後,華建軍對陳曉暉的稱呼也都是陳老闆如何如何。
但,陳曉暉卻始終不敢像項雲龍那樣叫上一聲華子。
要麼叫華總,要麼叫華哥。
沒辦法,偌大一帝都商界,敢當面叫華建軍一聲華子的,恐怕一把手就能數得過來。
但,項雲龍卻是這極少數人的其中之一。
無他,只是那曾經的一個大雪紛飛的寒冬,項雲龍把華建軍姐弟倆帶回到了家裡。一口熱飯,一身半舊棉衣,足以令華建軍將項雲龍視為他的救命恩人。
項雲龍在辦理二手車專賣店的手續上遇到了困難,求助於了華建軍,而華建軍則向項雲龍舉薦了陳曉暉,並一手促成了他們二人之間的合作關係。
項雲龍鼓祟陳曉暉拿下那批退役軍車源頭的華歐國際,並將華歐國際的掌舵人楊寧歸攏麾下,華建軍當時也是一名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