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第1/2 頁)
送走了信使,三桂也馬上率人出了府門,趕往城外軍營。營中雖有吳宇留守,可這種大事還是自己親至才更有把握。三桂等人半路上便遇到了開往京城的神機大營,接管了部隊,隨軍趕往京城。
兩營於午時趕到京城,其中神機營負責保護皇城外城,五千營則守在皇城內城城牆之上,宮中待衛也各就其職,將整座皇宮圍得如鐵桶一般。
直到此時信王等人才如夢初醒,沒想到這五千營竟已被魏忠賢收買。可現在說什麼都已經晚了,有了五千營那幾萬兵馬守著皇宮,雖有三桂這個內應,還有朱尋採的神機營,可僅憑神機營要想攻下皇城怕也不是一時半刻可行的,若是私調兵馬,便是殺頭的罪,再說若無聖旨誰敢攻打皇城?誰敢冒此風險。
魏忠賢此時卻是打得如意算盤。熹宗雖然令信王朱由檢繼承皇位,可畢竟只是口諭,示寫遺詔,尚可否認。等熹宗帝一旦病逝,便馬上將自己孫兒抱入宮中,違稱張皇后之子,即是名正言順的太子,立即舉行太子登基大典,相信有五千營在宮外守著,信王等就算得到萬歲駕崩的訊息,再調齊兵馬也都晚了,大典過後,有了自己及一眾大臣的證實,再無人能憾動太子之位。到時自己若能成為攝政王固然是好,就算成不了,反正皇帝是自己孫兒,這天不還不是魏家的天下嗎。
當天夜裡,熹宗帝終於駕崩於勤懋殿,享年僅二十三歲,在位共七年,卻因不理政事,信任魏忠賢一眾閹黨,耗盡了大明朝元氣。
魏忠賢得報後,馬上帶上王體乾及崔呈秀及自己孫兒趕赴昭陽宮,來見張皇后。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 熹宗病危(三)
待魏忠賢在昭陽宮見到張皇后,將來意說明後,張皇后卻是拍案而起,怒斥道:&ldo;爾等原本仗著有萬歲爺恩寵,平日裡肆無豈憚,今日萬歲爺屍骨未寒,你等竟妄圖篡權奪位,如何對得起萬歲對爾等大恩?此事想讓我同意,卻是萬萬不能,唯有死耳!&rdo;
張皇后一番話說得幾個面紅耳赤,只有魏忠賢卻搖頭一笑道:&ldo;皇后娘娘息怒,我等也不過是為了自保罷了,若任由信王登基又豈有我等葬身之地,再說此事對皇后娘娘也不無好處,太子一旦登基,您就是皇太后,太子年幼,一切自然聽太后娘娘親決。&rdo;
魏忠賢想用權勢來引誘張皇后,不料張皇后卻仍是不從,道:&ldo;爾等想讓我學那武則天嗎?我卻不想背負那千秋罵名,爾等若還有良心,當速速發喪,宣百官入宮哭臨,請御弟由檢退位,爾等或可保住性命,不然必將生不如死。&rdo;
魏忠賢見勸說無效,終於露出其猙獰面容,陰險的笑道:&ldo;此事怕是由不得皇后娘娘了。來人,給太子殿下更衣,準備登基大典。&rdo;
張皇后怒道:&ldo;你等眼中可還有我這個皇后?我看誰敢如此無禮?&rdo;張皇后此時發怒,竟鎮住了一眾宮娥太監,半天竟無人敢上前一步。
魏忠賢伸手從袖中取出一道聖旨,當即開啟,也未等眾人跪倒接旨,宣道:&ldo;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自知將不久於人世,唯掛念皇后張氏,不忍分別,特令皇后張氏隨朕殉葬,不離不棄。並令太子朱可進繼位登基,欽此!&rdo;
張皇后聽完此聖旨已驚得癱坐在椅上,不能動彈分毫。魏忠賢當即下令人取來三丈白綾,賜與張皇后。張皇后明知這聖旨是假的,可眼下四周全是魏忠賢的人,又怎麼有人站出來說句公道話。見到白綾,不禁淚灑衣襟,指著魏忠賢罵道:&ldo;你個閹狗,枉萬歲爺對你如此寵愛,你竟喪盡天良,意圖謀反,天理何在!&rdo;
魏忠賢無瑕理會張皇后,想來讓她自儘是不可能了,便命人將其絞死。幾名太監上前,將白綾在張皇后頸部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