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第1/3 頁)
第九部分汪精衛(2)
汪精衛和侵略者東條英機
1936年2月,汪精衛赴歐&ldo;治病&rdo;。西安事變爆發後,蔣介石被扣。汪精衛在海外聞訊,認為這是自己再度上臺的大好時機,遂急忙自歐洲回國,企圖取蔣而代之。然當他於1937年1月14日到達上海時,國內形勢已經發生變化,西安事變和平解決,蔣介石已經獲釋,並開始轉向聯共抗日。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作為戰時統帥,權力進一步增長。1938年3月,國民黨召開臨時全國代表大會,蔣介石被選為國民黨總裁,汪精衛為副總裁,然而汪精衛的親信的政治地位卻紛紛下降。此時,汪精衛不但攫取國民黨大權的希望落空,而且其昔日革命鬥士的威信也因推行投降外交而一落千丈。抗戰初期,汪精衛身居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副總裁、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國民參政會議長高位,面對洶湧澎拜的怒潮,不能不唱幾句合乎潮流、鼓舞人心的&ldo;抗戰高調&rdo;,但實際上自抗戰一開始,就畏敵如虎,認為&ldo;戰必大敗&rdo;,對抗戰結局不抱信心,力主與日妥協謀和。汪精衛以表面上的慷慨激昂,為其妥協謀和活動作掩飾,&ldo;巧妙&rdo;地散佈&ldo;亡國論&rdo;的低調。 1938年10月,武漢、廣州相繼失守後,汪精衛更是對抗戰悲觀失望,並漸萌降敵叛國之心,授意周佛海、高宗武等在上海、香港等地尋找途徑與日本秘密接洽。11月24日,汪精衛電告在香港的高宗武、梅思平全盤接受日方條件,達成反共賣國的《日華協議記錄》和《諒解事項》,並商定了汪精衛出走降日的安排。1938年12月18日,汪精衛突然逃離重慶。次日,又從昆明轉赴越南河內。22日,日本近衛內閣發表對華宣言,鼓吹中日滿合作,共同建立&ldo;東亞新秩序&rdo;。&ldo;近衛宣言&rdo;為重慶方面所拒絕,卻博得身在河內之汪精衛的響應。29日,汪精衛發表致國民黨總裁和中央執監委員會的艷電,為日本侵略者辯護,勸說蔣介石停止抗日,對日妥協以&ldo;謀求和平&rdo;。1939年3月3日,重慶方面派人攜款至河內勸其赴歐遊歷,未果。隨後,軍統派人潛至河內刺汪,又未果,誤殺了曾仲鳴。4月25日,汪精衛在越南海防登輪北上,於5月6日抵達上 #督等氈荊儻杭槁艄簟? 汪精衛抵達上海以後,旋赴日本&ldo;訪問&rdo;,商談組織賣國傀儡政府問題。8月,汪精衛在上海主持召開全部由投敵國民黨參加的&ldo;中國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rdo;,修訂汪記&ldo;國民黨黨綱&rdo;,成立偽國民黨中央黨部。同年12月,與日本簽訂《日支新關係調整綱要》,將中國國家利益出賣給日本。1940年3月30日,汪偽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汪精衛任代主席兼行政院院長。遙尊重慶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為&ldo;主席&rdo;,以示其正統地位。此外還擔任偽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會議主席、最高國防會議主席,兼任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憲政實施委員會委員長、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長、新國民運動促進委員會委員長、時局策進委員會委員長、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總攬淪陷區黨政軍大權。汪偽政權一面配合日本帝國主義改編國民黨軍降兵降將,組織各路偽軍鎮壓中國人民的抗日鬥爭,為虎作倀,一面對淪陷區人民大力搜刮,以從經濟上支援日本侵略軍的&ldo;大東亞聖戰&rdo;。1941年3月,汪精衛親自出馬擔任所謂&ldo;清鄉委員會&rdo;委員長,以確保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淪陷區統治秩序的&ldo;建立&rdo;,成為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最大的漢奸賣國賊。 汪精衛叛國投敵,有一套&ldo;曲線救國&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