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這個局勢,顯然秦王也是頭一次碰到。秦趙兩國,都是舉全國之力,苦苦堅持。這是兩國之間的決戰。秦王不敢怠慢,親自趕往河內,就是剛剛從韓國手中奪過來的黃河以北地區,將當地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賜民爵一級,然後編組成軍開赴長平,負責截斷趙軍與國內的聯絡,徹底切斷他們的糧道。
第36節:誰抄了名將的後路(9)
秦軍得到了生力軍的支援,趙國呢?根本派不出一兵一卒,除非不要針對匈奴的邊防,將李牧的大軍也調來前線。這當然是不可能。那種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好有一比: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最後的時刻到了。趙括強打精神,撐起虛弱疲憊的身體,披掛整齊,親自帶領臨時挑選出來的,還能勉強支撐計程車兵,突然衝出營門,朝秦軍撲去。成與不成,反正這是最後的一戰。
秦軍的連弩非常有名,大家想必都在電影《英雄》中見識過。將軍們一聲令下,矢如雨飛,趙括身中數箭,大叫一聲,倒地身亡,壯烈殉國。看到這裡,誰還能指責他是個書呆子呢?他絕對不缺乏軍人的能力,素養,以及血性。
主帥陣亡,又斷糧多日,包圍圈中的趙軍,迅速土崩瓦解。按照《史記》的記載,四十萬趙軍被俘。他們的命運會如何呢?華陽之戰中那兩萬趙軍俘虜的結局,已經做了極其強烈的暗示。白起說:&ldo;上黨的百姓,寧願歸附趙國,也不跟隨秦國,趙國人肯定更加仇視秦國。他們向來反覆無常,留下是個禍害。&rdo;於是下令,全部活埋,只放掉二百四十個年輕計程車兵,其實就是一群半大小子,回邯鄲報信。
經過多次激戰,俘虜四十萬這個數字,可能偏高。也許二十多萬,比較合適。因為根據《史記》的說法,這一仗,趙國共損失四十五萬人,而白起自稱秦軍陣亡過半,也就是說,有三十萬人戰死。在戰場上擊斃五萬趙軍,無論如何,也不會造成秦軍這麼高的陣亡率,否則戰爭的最終結局,必然會改寫。考慮到秦軍處於攻勢,傷亡率高,二十萬對三十萬,基本靠譜。
四十萬也好,二十萬也罷,這兩個數字同樣驚人。無論如何,白起應當對這幾十萬人的生命負責。毫無疑問,這是他身上一個抹不去的汙點,所以當時就有人稱他為&ldo;人屠&rdo;。但是,我不贊成拿現在的價值觀,去套歷史人物。任何歷史人物,無論他多麼英明,也無法脫離當時的時代,正如你不可能揪住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作為秦國將軍,白起要考慮的是如何削弱敵國的戰鬥力。這幾十萬人一旦回去,不久就會再跟秦軍刀兵相見,別說白起,就是白痴,也能想到。不僅如此,秦國一直用法家思想治理國家,提倡嚴刑峻法。如果不殺也不放,先扣留著,這幾十萬張嘴都要吃飯,也夠白起受的。所以白起的決定雖然經不起時間的檢驗,但也有他自己的道理,符合他作為百戰名將的一貫邏輯。借用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的一句話: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如果我們一味苛責他,誰能保證這樣理直氣壯、預設道德正確的責難,將來不會淪為笑柄?
白起活埋趙軍俘虜四十萬,若干年後,項羽也在新安,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澠池,活埋秦軍降兵二十多萬,所持的邏輯如出一轍。唯一不同的是,秦兵內部確實不甚安定。因為東方各國人服徭役進入關中時,經常受到秦國官民的欺侮凌辱,現在有了機會,諸侯聯軍自然要趁機報復,時不時地要羞辱他們一頓。那些降兵心懷疑懼,私下裡議論紛紛,埋怨帶領他們投降的主將章邯。項羽的脾氣,大家都知道,想讓他採取妥善的辦法消除摩擦,做&ldo;耐心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rdo;,那可比登月還難。他一拍腦袋,下令發動夜襲,把那些秦兵全部活埋。
有組織有策劃的大規模屠殺,白起和項羽,並非特例。在中國,還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