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九霄環佩(第1/4 頁)
“鶴算千年壽,松齡萬古春!”
說起來,家住松齡縣小松山的齊敬之對此並不陌生,無論是給長者祝壽還是過年貼春聯,縣裡不少人家都喜歡用上這兩句,以此討一個好彩頭。
只是在此之前,他一來被仙鶴與桃花的搭配先入為主,二來也是燈下黑,從未想過從小司空見慣的小松山萬頃松林會與《仙羽經》有什麼關聯,甚至在聽聞《萬壑松風》的曲名,發覺一經一曲極為契合之後依舊沒往這方面想。
誰知這句看似平平無奇的吉祥話,竟被寫入了《萬壑松風》曲譜的註解,是單純的巧合,還是作注之人另有深意?
一時間,齊敬之心裡有無數念頭生出,越是深想就越是驚心。
“掌握有《仙羽經》殘卷的路雲子死在了松齡縣的小松山,而我這個普普通通的山中獵戶,偏偏體內藏著一面從未有過動靜的青銅小鏡,自行飛出來將路雲子煉成了靈魄屍,助我習得了《仙羽經》!”
如果說片刻之前齊敬之還覺得機緣聚散、妙不可言,那麼此時此刻就只覺可怖可畏了。
“沐姑娘,敢問《靈妙天音譜》是何人所作,《萬壑松風》曲譜的註解又是何人所留?”
似乎已經料到齊敬之會有此一問,沐瑛仙當即搖頭說道:“我知道你想問什麼,據我所知,《靈妙天音譜》並不是仙羽山的傳承。”
“這套曲譜是我幼時偶然所得,藏得極為隱秘,而且並不完整,尤其是上頭所涉及的人名、地理之類皆被抹去了,不知是由何人編纂、何人作注,亦不知是由何人刪改和秘藏的。”
說著,沐瑛仙扭頭看向齊敬之,又補充道:“其實我當時發現的曲譜共有兩本,一厚一薄,厚的便是《靈妙天音譜》,其中既有伏皇五絃琴的曲譜,也有姬族文武七絃琴的曲譜,哦,姜族稱之為炎皇七政琴。”
“總之這些琴譜的年代相隔久遠,曲風也有差異,應是由某家道統經年累月收錄而成。”
“另外那本薄的則是一本五絃瑟譜,正是炎皇朱襄氏的《飛龍喚霖譜》,與《靈妙天音譜》不同,這後一本很是完整,不曾有半點刪改。”
眼見齊敬之露出驚訝之色,沐瑛仙忍不住輕笑一聲:“齊兄想的不錯,霖譜便是我送給鄧叟的。他除了一柄伴生飛劍,稱得上身無長物、兩袖清風,拿什麼去換人家的赤心木樹心?”
“他如今換到了樹心,想來是躲起來閉關了,否則我早該從他口中聽到齊兄之名,也就不會鬧出之前的誤會。”
齊敬之此刻哪還顧得上關心鄧符卿的去向,既然沐瑛仙說《靈妙天音譜》應當與仙羽山無關,若是他得到《仙羽經》的背後當真有什麼隱情,這嫌疑多半就要著落到青銅小鏡身上。
想通這一節,他便忍不住將目光投向了橫於少女膝上的青綠色瑤琴。先前這張琴憑空浮現的情景,與青銅小鏡何其相似!
於是,齊敬之依舊略有迂迴地提出了他今夜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沐姑娘,我見此琴頗為神異,莫非便是那大神通者才能煉製的靈器?”
這個問題顯然就出乎沐瑛仙的意料了,她有些奇怪地看了齊敬之一眼,隨即搖了搖頭:“這是我的伴生琴靈,如今尚算不得靈器。”
“伴生琴靈?”
齊敬之只覺一顆心重重一跳,當即追問道:“何為伴生琴靈?沐姑娘先前曾提及鄧前輩的伴生飛劍,雖然都是伴生,只是在我看來,兩者似乎不太一樣?”
沐瑛仙心思剔透,立時覺察出齊敬之心緒有異。
這一次,她略作思索才開口解釋道:“齊兄應是才踏入第二境不久,不知曉這個倒也尋常。其實也沒什麼稀奇的,這世上有些大氣運之輩,降生時便有靈物相隨,謂之伴生。”
“伴生一般有兩種,一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