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回家(第1/2 頁)
闊別數月,回到成都,周默見到城中各項大型工程,如皇宮、太廟、丞相府,都已經悉數完工,效率是相當的高。
只是所有的建築,都顯得比較矮小緊湊,樸實無華。
與吳王孫權在武昌新修的華麗高大的宮殿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是丞相諸葛亮的要求。
即除了皇帝劉禪相關的部分禮儀宮殿、闕樓仿照漢例修建,以彰顯天子威儀外,其他所有工程,都以實用為第一要務,只求功能齊全即可,絕不奢侈浪費一石一木。
蜀漢人口少,地盤小,出蜀道路艱險無比,運輸損耗極大。若想組織大軍北伐,其耗費之巨,難以想象。
因此,蜀漢經濟之拮据,遠超吳魏。
開源節流,每一筆收入,每一項開支,都需要精打細算。
既要興修水利,大力扶持農業,紡織業,鹽鐵業,增加收入,又要在所有能想到的地方都把錢省下來,體恤民力,只有這樣,才有足夠的財力養活一支龐大的軍隊。
以經濟為基礎,以北伐為目標,這條主線貫穿了諸葛亮的後半生。
諸葛亮連年征戰,卻依舊深受蜀中百姓愛戴,不被詬病窮兵黷武,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這開源節流做的好。
成都樸實無華的官府宮殿,以及遍佈鄉間的農田水利設施,便是其施政方略一個有力的寫照。
周默成功出使東吳歸來,令諸葛亮心情振奮。
盟約諸條款都同時照顧了雙方利益,在蜀弱而吳強的局面下,能達成這樣平等互惠的條約,周默自是功不可沒。
尤其是孫權放棄了利用交趾士燮的力量暗中遙控南中,使得雍闓、孟獲、朱褒諸叛夷變得更加勢單力孤,為諸葛亮正在計劃之中的南征平叛,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張裔被雍闓流放千里,音訊全無,還能活著回來,也是一個意外之喜。張裔精力旺盛,很有才幹,尤其擅長日常政務,蜀中人才匱乏,張裔的迴歸,是一個極好的補充。
諸葛亮欲向劉禪上表,以彰周默之功。周默卻推辭道:
“我只是陪孫權和孫登喝喝酒下下棋,拉近了一下關係而已,真正在談判中據理力爭,為達成每一項條約日不能食,夜不能寐的,乃是鄧伯苗。請丞相多多獎賞伯苗吧。”
又道:“我年紀輕輕,卻深受先帝重恩,如今已是位高爵顯,再加封賞,實在不妥,難服人心。我只願在日後南征之時,能做丞相賬下一先鋒將軍,為國效力疆場,則心願足矣。”
對周默的高風亮節,諸葛亮深為讚賞,於是表奏劉禪,加周默為平南將軍,領丞相府參軍,專心謀劃南征平叛之事。
周默之前的虎賁中郎將官銜,主要職責是負責皇宮禁衛,因為其久不在成都,已漸漸淪為虛銜,便由原太子家令來敏接任。
而太子僕射官銜,即東宮的代課教師,因為太子劉禪已經升格成了皇帝,亦自動取消。
當然,身為劉備臨終前御口親封的劉禪兄長,周默給陛下上個課,傳授一些人生經驗,那是天經地義,並不需要什麼官銜加持。
周默入宮覲見劉禪,新登基的年輕皇帝端坐殿中,一整套漢天子的威儀,學得是有模有樣。舉手投足之間,竟頗有王者風範,令周默倍感意外,心中也十分高興。
這些東西,並不是劉禪與生俱來的,一定是他花了很多辛苦,經過無數遍的演練,才能達到這個效果。
待覲見禮畢,劉禪將周默請入後宮,閒話家常,便馬上換了另外一副熟悉的笑臉,拉著周默的手,一口一個兄長,叫得格外親切。
聊著聊著,劉禪居然拿出一疊紙來,上面認認真真寫滿了學習《幾何原本》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說是就等著周默回來的時候一起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