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第1/2 頁)
鄭律成是在1939年完成的《八路軍進行曲》(當時叫做《八路軍大合唱》),所以它出現在緬甸前線,是有可能的。
那麼,會不會是李雲龍記錯了呢?新1軍是當時國民黨政府麾下最為精銳的部隊,而國共合作到了抗戰後期早已貌合神離,哪個不怕死的會在給新1軍做慰問演出的時候唱《八路軍進行曲》呢?
順藤摸瓜查下去,發現李雲龍此說並非無中生有,問題,出在參加慰問演出的&ldo;國內前來慰問的文藝團體&rdo;上面。
根據史料,1945年春,確實有一支文藝團體曾到密支那慰問遠徵軍,他們演出的曲目,還包括了《黃河大合唱》、《丈夫去當兵》等,看節目表簡直和到冀中慰問呂正操一模一樣。這個膽大包天的團體,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政治部第3廳廳長郭沬若組建的文藝演出團之一‐‐劇宣5隊(原演劇9隊,郭沬若共建立了10個演出隊,分別稱為演劇1隊至10隊)。該隊前身為以冼星海、張曙為首的救亡歌詠隊,隊長徐桑楚,副隊長、中共地下支部書記丁波。可以看出,這支演劇隊伍有著深刻的紅色背景,曾在抗日宣傳活動中起到很大作用。因為有著紅色背景,他們演出的節目,的確包含很多左翼作品,《朱大嫂送雞蛋》就是他們的拿手好戲。(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有給國民黨軍隊慰問演出的歷史,文革開始後,上海人藝造反派曾立即成立&ldo;演劇9隊專案組&rdo;,對該隊數十名成員進行審查迫害。名演員高重實遭到殘酷毒打,被迫害致死。)
那麼,國民黨軍政系統,怎麼會允許這樣一支淺紅色演出隊伍前往緬甸呢?而且為何孫立人下令傳唱這支歌曲居然無人阻撓呢?
這是因為新1軍是一支非常奇特的國民黨軍部隊。
與大多數國民黨精銳部隊不同,新1軍並不屬於蔣介石嫡系的黃埔軍校系統,它的前身新38師脫胎於宋子文的稅警總隊。這是宋依靠自己的財力建立的一支半私人武裝,軍官多來自在國外軍校留學的畢業生,與蔣介石沒有那種黃埔聽訓的子弟關係。
史迪威,綽號醋性子喬的他對政治一知半解,卻是一個堅忍不拔,而且感情強烈的老軍人。
而到達印度以後,由於鞭長莫及,國民黨主流在這支軍隊的影響更加薄弱,有感於國民黨政訓系統一貫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史迪威和孫立人在抗戰期間,始終不接受國民黨黨務體系在新1軍內的存在。而軍統方面派來監視孫立人的潘德輝(新1軍上校情報參謀),感於孫將軍的忠勇,不但不肯監視他,反而成了孫最忠誠的部下,在&ldo;孫立人兵變案&rdo;後被整整關押八年之久。孫立人在軍中不甚支援國民黨的存在,這一點,固然和孫立人力主軍隊國家化、軍人不問政治的思想有關,同時也受到史迪威的暗中力挺。
由於和陳納德不和,史迪威作為中印緬戰區參謀長,手下真正能指揮得動的美軍只有一個麥支隊。這顯然與他力爭從印度殺回雲南,打通中印公路的決心很不相稱。在這種情況下,史迪威極為看重能徵慣戰、兵力雄厚的中國駐印軍,特別是孫立人部下的新38師,把他們看作實現自己決心的主力部隊。為此,史迪威利用自己在美國政府的影響,為中國駐印軍徵得了與美國軍隊幾乎相同的待遇和裝備‐‐這種待遇,直到今天仍然可以讓很多軍隊羨慕。例如,在密支那作戰中,受傷的中國士兵,都是先由隨軍護士進行檢查,如果發現傷情嚴重,則立即用飛機運送回印度的後方醫院進行治療,大大降低了戰士的死亡率和致殘率。
史迪威擴編駐印軍的思想與蔣介石一拍即合,蔣也對這樣一支裝備訓練一流的軍隊十分有興趣,所以全力提供兵員,透過&ldo;駝峰航線&rdo;運輸印度,增強遠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