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第1/2 頁)
&ldo;太平有太平變法,亂世有亂世變法,你又何曾懂我法家精妙?&rdo;
&ldo;咳咳!&rdo;
一個老頭輕咳嗽一聲,眾人頓時不再多言語,只見那個老頭慢悠悠的開口道,&ldo;若論天下時局,不如言論當下,漢滅燕無異於為一方強國,而秦國國君剛喪風雨飄搖似有衰弱跡象,晉國三卿把持,楚國君主昏庸無道。天下時局,齊漢兩霸,眾人以為然否?&rdo;
老者的話一說,坐於高臺上的秦國使者臉色微微一變,畢竟他身為秦國人,被別人道出秦國的情況也是微微惱怒的。
齊漢兩霸?劉紀看著公孫術,想知道他是不是因為漢國的潛力所以才把股下注在他這裡的
&ldo;楚國身為一方霸主,朝堂上更有公羊綸等賢才,公孫夫子居然說楚國君王昏庸無道?我曾週遊楚國,其民風彪悍,士卒精銳,依舊有些當年強國之風采。&rdo;
公孫術的人緣顯然真的不是太好,儒家的大賢荀昱在公孫術剛說完就立馬出聲反駁道。
&ldo;民風彪悍,法令不統,不足為慮!雖為賢才,君主昏庸,也未曾有絲毫用處。&rdo;
一個法家的老頭輕輕的嘆口氣,他這倒不是為公孫術說話,只是發自內心的感嘆罷了,他身為重法治的法家學派弟子,自然明白秦楚兩國雖然民風彪悍,可是法令卻是薄弱的狠的危害。
&ldo;曾今的霸主,如今已沒落,楚國沒落的原因難不成不是君主的原因?當年的楚國如何強大,再看今日之楚國,可能與漢國一較強弱?&rdo;
第54章 兵法論局
對於楚國,公孫術這個老頭無疑有著極大的不滿,楚王因為公孫術的言語而惡於公孫術,若不是有些好友向他報信,公孫術連夜逃奔楚國,只怕在楚國的下場絕對不是美好的。
這個時代雖然君王不會隨意的殺那些名滿天下的大家,但是當你真正觸怒了那些君王時,人家管你是誰?君主的威嚴不容褻瀆,當君主不顧世人評論,舉起屠刀之時,什麼大賢不過是浮雲罷了。
&ldo;楚漢誰強誰弱還真未可知,漢雖能滅燕,但以此就能肯定漢必勝楚?楚漢近幾年大小戰數十,也未曾見過楚國弱過。況且強弱並非能主宰天下時局,強國如齊國又何曾能滅秦晉?依老夫言,贊同名家孟碣所言,天下諸國最後所剩者,寥寥幾家而已,中原諸國除秦晉齊楚漢五國外,其餘的小國都有旦夕國滅之險!&rdo;
法家的大賢一言,頓時令眾位夫子大為驚訝,名家孟碣只不過說天下時局最後會變為幾國爭霸而已。但他一開口,就肯定的預料中原最後只會存五大國,其餘的小國都將被滅亡,在時局還不太明朗的局面,各個小國如今還是挺太平的,法家大賢的這番話自然也有些過於自信了。
&ldo;哼!法家真視小國如花草一般,想滅就滅?中原除秦晉齊漢楚外,還有以船舟揚名的臨海之濱鄭國,曾經以王道而霸天下的宋國,以周亡後便立國的衛國,這些國家難不cd是想滅就能滅的?&rdo;
兵家俞汾哼哼一笑,身為兵家中的姣姣人物,俞汾自然有著自己的思想,那便是天下諸國無論強弱,用兵正確者則能王天下,用兵不善者,哪怕是強國也不能滅區區百里之地的小國。而且俞汾以兵家弟子,擅長以兵勢扭轉局勢的思想而獲得不少兵家弟子的贊同。
&ldo;彩!&rdo;
高臺之下的兵家弟子聽到俞汾的一句話,終於忍不住喝彩起來,以高呼聲來支援他們所尊崇的兵家大師。
&ldo;兵家俞汾所言甚是!小國雖小,可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滅的!我宋國雖區區數百里之地,可也有數十萬子民,數萬精兵!各個男兒也是熱血方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