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1/2 頁)
麥克阿瑟所能做的,只是承認巴丹的失陷,並且對巴丹守軍表達自己的敬意:&ldo;那麼少的兵員裝備,以及他們所經歷的考驗和苦難,已足以證明他們所做出的貢獻是重大的。&rdo;
是的,即便金和巴丹守軍最終選擇了投降,麥克阿瑟也知道,自己無法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士兵們予以指責,因為在關鍵時候,他既沒能幫到自己計程車兵,也沒能履行同生共死的諾言。
麥克阿瑟一時悔恨交加,認為都是羅斯福、馬歇爾這些人害了自己‐‐讓他到澳大利亞吧,卻無兵可用;請求返回菲律賓,又不批准。假如他能夠重返菲律賓,這時就可以在叢林中大打遊擊戰了。
按照麥帥的觀點,日軍受兵力所限,只能控制城市,鄉村擁有相當大的自由度,遊擊戰是大有可為的。事實也證明,他的應變計劃並非空想,南呂宋島嶼上的守軍便採取了遊擊戰的方案。
巴丹淪陷後,第14軍分兵對南呂宋島嶼發起進攻。島上守軍大部分是美國軍官指揮的菲律賓部隊,士兵大多沒受過正規訓練,甚至還有連步槍都不會用的,這樣計程車兵,哪裡擋得住日軍的猛攻?沒多久,島上的城市便告淪陷,此前麥克阿瑟千辛萬苦從澳大利亞運來、但未能送到巴丹的那些補給物資,也大半落入日軍之手。
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本間就笑不出來了。菲軍全部退入山地,打起了叢林遊擊戰。
山裡面沒有給養,山外有。菲律賓地下抵抗組織不斷送來糧食和燃料,遊擊隊也逐步培養出了自給自足之能力,他們不僅在大山裡飼養家畜,甚至還設定了小型碾米廠。
日軍起初大感棘手,不過再想想,人長六尺,天下難藏,找人還不容易?
一找起來,還真不容易,因為這是在雲深不知處的大山裡,而且找的過程常常令人心驚膽戰‐‐遊擊隊員以菲律賓人為主,他們會潛伏在山路上,用弓箭和長刀對小股或單個日本兵展開獵殺。
遊擊隊別開生面的戰鬥,令奉命前來&ldo;討伐&rdo;的日軍損失不小,只得狼狽撤退。假若巴丹守軍也能及時轉入遊擊戰,不僅可以避免像&ldo;死亡行軍&rdo;這樣的慘劇發生,而且能給予日軍更多的還擊。
南呂宋島嶼上的遊擊隊規模不大,對本間來說尚屬疥癬之疾,倒是溫賴特繼續在科雷希多島進行抵抗,使得日軍無法正常使用馬尼拉灣,這才是必須拔除的硬釘子。
早在&ldo;死亡行軍&rdo;的時候,本間就把注意力集中到了科雷希多島。
★駙馬爺戰爭鍍金
隨著巴丹的淪陷,科雷希多島已成馬尼拉灣中的一座孤島,海陸空對外交通均被切斷,日軍也順勢完成了對這座孤島的包圍。在本間看來,只要保持圍而不攻,科雷希多島就會和巴丹一樣,因彈盡糧絕而投降,這樣的日子並不會很長,扳著手指頭就可以數得出來。
可是現在既然連巴丹都拿下來了,難道眼睜睜地留著一座與巴丹半島南端僅隔四公里的要塞不攻?那滋味,就好像是蜜抹在鼻子上,光聞得見,卻舔不著,讓人不甘心啊。
圍困雖然也是一種戰術打法,但在日本陸軍中很少採用,主要就是覺得沒氣勢,也無法表現日本兵那種&ldo;如虹的鬥志&rdo;。在本間的內心深處,其實也這樣認為,只是懾於第一次進攻巴丹時吃了大虧,他才傾向於保守和慎重。
這次看似輕輕鬆鬆佔領巴丹的過程,如同是半夜裡拾到金元寶,讓本間那顆賊心又蠢蠢欲動起來‐‐戰火如萬馬奔騰,不能再等下去了,何況以大本營那種死要面子的心態,也不會允許我等,打吧!
1942年4月10日,本間下達對科雷希多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