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2 頁)
&ldo;朕準你直言。&rdo;鬱承淵看了柳譽一眼。
&ldo;陛下所言確為良策,但也不能說萬無一失。陛下何不諮詢前輩,或有完全之策。&rdo;
這神跡之事可不是小事,若有意外必會有大麻煩。
柳譽並不是完美主義,但他出身底層自是知曉底層百姓的艱辛。若真遭遇叛亂,受苦的還是他熟悉的那些鄉裡鄉親。
為了這些熟悉的民眾,他不惜冒著惹怒君王的風險開口提議。
嚴威聽柳譽此言微微一愣,隨後忙去看鬱承淵的面色,&ldo;前輩的能力的確強橫,但主要表現在武力與醫術方面,輿論問題或有不及。&rdo;
&ldo;前輩不僅精通武藝、醫理,文人詩詞、治國之策也有涉獵。&rdo;柳譽對穆靳很是信任,但也不是完全盲目。他所提及的,都是穆靳有意無意間在他面前展現的。後,他話鋒又是一轉。&ldo;縱使前輩不通國策,又有誰能說武藝便無解決之法?&rdo;
提及到此處,他的視線剛好掃過桌案一角的書籍,&ldo;草民閒暇時也會看一些雜學遊記,其中有一篇關於邊緣小國&l;巫國&r;的贅述。此國居於原國、周國兩大國之間,卻得以保留至今。除兩大國互相牽制之外,還因其國內有不少秘術存在。&rdo;
&ldo;最為出名的便是&l;毒蠱之術&r;與&l;迷魂之法&r;。其中&l;迷魂之法&r;以內力施為便可影響人的記憶甚至是思維。若是強大如前輩之人施展此術,未嘗沒有讓所有人將神跡之事&l;遺忘&r;的可能。&rdo;
比起將是否會洩露的可能寄託於難民對自身的束縛,直接讓這神跡之事消失在他們腦海中當然更為穩妥。
鬱承淵並不惱怒,甚至還讚賞的看了柳譽一眼。&ldo;柳案首未曾踏出過江寧郡,卻有如此見地,著實不錯。&rdo;
&ldo;當不得陛下盛讚。&rdo;柳譽連忙又朝鬱承淵施了一禮。
鬱承淵神色未有明顯變化,&ldo;但&l;迷魂之法&r;朕覺不妥。&rdo;
&ldo;強行讓人遺忘一段記憶確有不妥,但比起他們的安危來講。這點小問題,也就不值一提。&rdo;柳譽也知這一提議最大的殘忍之處。
&ldo;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朕以為不妥之處並不在此。&rdo;鬱承淵手指在桌面上輕點。
柳譽忍不住沉思了片刻,隨後想到了什麼,忍不住雙膝一彎,直接跪倒在鬱承淵面前。&ldo;草民考慮不周,還請陛下責罰。&rdo;
&ldo;你有何處考慮不周?&rdo;鬱承淵詢問。
&ldo;百姓不欲傳播神跡與旁人強行禁止傳播,是兩回事。若真有神佛存在,或會降罪於人。&rdo;柳譽話語之中有幾分自責。穆靳對他多有幫助,對江南百姓更是有大恩德,他卻是差點讓穆靳陷於危境。
&ldo;草民之計最大程度保障了一國百姓安危,卻會讓前輩一力承擔罪責。若前輩有損,對我崇國來說比之開戰損失更大。&rdo;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穆靳對崇國的意義何止&l;一將&r;的程度?他若是願意出手,甚至可以一力扭轉戰局。
&ldo;柳案首知錯便可。你乃是愛民心切,朕可以理解,怎會降罪?&rdo;鬱承淵從穆靳口中得知這天地間目前沒有神佛的存在,柳譽卻不知情。
&ldo;你此次的確有失考量,日後當以此為戒,朕方能放心將諸事交託於你。&rdo;
鬱承淵同樣覺得穆靳會有更完善的解決方式,極可能類似於&l;迷魂之術&r;。但他不欲請穆靳出手,原因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