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第1/2 頁)
&ldo;這次會議是開展了中央局內部從未有過的兩條戰線鬥爭,打破過去的遷就和平狀態。&rdo;&ldo;周恩來同志會前與前方其他同志意見沒有什麼明顯的不同,在報告中更未提到積極進攻,以準備為中心的精神來解釋中央指示。&rdo;並且&ldo;不給毛澤東錯誤以明確的批評,反而有些問題為他解釋掩護。這不能說只是態度溫和的問題。&rdo;&ldo;我們認為恩來同志在鬥爭中不堅決,這是他個人最大的弱點,他應該深瞭解此弱點加以克服。&rdo;
周恩來在電報中表示:
&ldo;承認我在會議中對澤東同志的批評是採取了溫和態度,對他的組織觀念錯誤批評得不足。另外卻指正了後方同志對他的過分批評。&rdo;&ldo;認為未將這次鬥爭局面展開,是調和。是模糊了鬥爭戰線,我不能同意。&rdo;&ldo;後方同志主張召回澤東,事前並未商量好。(可見並沒有作兩面派‐‐作者注),致會議中提出後,解決頗為困難。&rdo;
臨時中央復電:
肯定周恩來是正確的。指責周是調和派是不正確的,強調領導一致是目前最重要的。
1932年12月30日,國民黨贛、粵、閩邊區&ldo;剿匪&rdo;總司令部下達對中央蘇區進行第四次&ldo;圍剿&rdo;的命令,調集30個師分左、中、右三路發動了全面進攻。以陳誠指揮的蔣介石嫡系12個師約16萬人為中路,擔任主攻任務,採取分進全擊的方針,企圖在黎川地區與紅軍決戰。
中央紅軍在沒有毛澤東同志的參與下,由周恩來、朱德領導開始了第四次反&ldo;圍剿。&rdo;
第十二章 1934年9月&iddot;中旬 於都竹溝村
一、翻放的墓碑
山區的初秋,極為絢麗多彩,令人心蕩神搖。小路上落葉繽紛。收割後的田野裡紅花草(紫雲英)鋪遍了地面。成群的山雀不時像一片灰雲似地落進田間,啄食收割後的餘粒。
這裡,如果沒有敵機偶然臨空,人們簡直忘了日益迫近的戰爭就在不遠處進行。
山窪裡有一所獨立小院,很古老了,顯得特別蒼涼。上百年的風雨吹打,門窗已經糟朽了,貼在石牆上的青苔也都乾枯,像一塊塊黑斑,兩株高大的梧桐還枝葉繁茂,顯得很有氣派,不像有黃落的意思。
在小院的竹籬上爬滿了紅紫白三色相間的牽牛花,籬下有一叢含苞待放的新菊,在窗前的竹杆綁成的支架上,掛滿了絲瓜和扁豆。綠油油的葉子沐浴在溫馨的秋陽裡,給人一種超塵出世的幽靜感,萬物在輕靈地生死中轉動,人的思想意識也舒捲自如地浮湧……
兩個帶短槍的紅軍小鬼在小院外的山路上來回遊逛,顯得有些無聊。他們不時地瞅瞅在房前一條灰色石桌上對坐的兩個人,他們一邊品茶,一邊熱烈地交談。
說話的人大約有70來歲,碩長乾瘦,稀稀拉拉的頭髮已經雪白,眼睛閃著壯年人才有的智慧的光亮,和他的年齡很不相稱,他的額頭很大,光潔無皺,有點哲學家的派頭。他的對面是毛澤東,毛澤東一邊吸菸,一邊微笑著審視著他,顯然,對這個老學究式的人物很感興趣。
&ldo;紅軍沒有來之前,那舊衙門可是不得了。縣誌上是怎說的?望公門不寒而慄,視縣令尊若帝天!&rdo;老學究很快就忘了對談者的地位。
&ldo;這裡的舊風俗,跟我們湖南差不多,父可以不慈,子不可不孝,宗族至上,這裡過去不也發生過宗族間的械鬥嗎?&rdo;
&ldo;從我記事起,有過五次,最厲害的一次是1904年,雙方死傷三百多。現在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