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開工以及新問題(第1/2 頁)
看著給小孩兒發糖的李裹兒,王勃深深的陷入了沉思。
開始懷疑自己的教學能力。
糖在這個時代是很珍貴的物品,但對於最上層的那一小撮人來說,算不上什麼珍品。
李裹兒並不十分喜歡吃糖,但看到身邊人從華英英這樣的小丫頭,到年過半百的老廚娘都喜歡吃,她便知道了此物的好用,於是這會兒一安頓下來,立刻就去給人發糖。
不是叫人不害怕她嘛。
從發糖做起。
這樣一來,她身邊自然圍了一堆小孩子,不管是認識不認識的,各個都對她很是親切。
“這是小道。”王勃很痛心,“你這是賄賂。”
“不管是大道小道,能達到目的的就是合適的道。”李裹兒笑嘻嘻的勸道,然後告訴王勃一個好訊息,“我都告訴了他們要修磨坊的事情,到時候去觀禮的人,可以得一捧豆。”
“為什麼?”王勃不理解,要說人手的話,之前他們已經解決了。
“咱們這磨坊修起來,還不是要各處的人來用,”李裹兒得意的說道,“先把風聲放出去,這叫未雨綢繆。”
“你……”王勃欲言又止,最後還是說,“行吧。”
**
利益總是最好的誘導劑。
李裹兒的磨坊破土那天,工地周圍圍滿了村民,不僅本村的,還有鄰村的。
既然來都來了,那不免還打聽下工地上收不收人,工錢幾何。
這麼一來,就發現這工地上的工錢不錯,關鍵是空缺多,想來的都能去“賬房先生”那邊報名,於是這一日因為年紀大被請到凳子上坐的王勃就被誤當成了賬房先生,然後又因為他是唯一帶著紙筆的人,於是接下來就寫名字寫到手軟。
有不少人的名字還是現編的。
畢竟村民鄙陋,平日也沒有需要名字的地方,張大王二的叫著,結果幾個村子出現了十來個王大,那自然就要起個名字了。
華英英機靈,見王勃那兒人多,怕自己發豆子的時候發錯了,便站在王勃旁邊,記一個名字就發一捧豆,不怕多領,也不怕誤領。
李裹兒很滿意她這個狀態,比剛來時只會吃可機靈多了。
但隨著攤子鋪開,李裹兒很快就發現一個新的問題——人手不夠。
缺人,真是個永恆的問題啊。
她原先因為人手不夠,所以就向奶奶寫了信求助,於是奶奶派了裴小郎君和幾個文書過來幫忙,她又因為人手充足,便想著搞就搞大點,於是擴大工程,順便準備修渠。如今打算修渠了,就發現人手繼續不夠了……
“您這可真像笑林裡的那個愚人烙餅,”華英英聽她訴說自己的哭鬧,忍不住感慨,“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面又加水,水又加面,幾時才能烙好這個餅啊。”
因為李裹兒識字就是從笑林開始,所以作為她伴讀的華英英,最熟悉的書也就變成了笑林。
而且和李裹兒不同,她是真上頭,聽說回家還讓她爹找類似的書呢。
“就你長了個嘴。”李裹兒敲了下華英英的頭,然後看了看田坎上乾的熱火朝天的人,叉腰說道,“人不夠了就再招,我就不信還有出了銀子招不到人的事。”
*
實踐證明,真沒有。
雖然她修的渠,在大唐每年的工程中,不算一個大工程,但是在這小地方,可是個史無前例的大專案了,是以有點超出了當地人才的承載能力。
她不缺幹活的民夫,畢竟朝廷可以隨便拉一批農夫出來,但是懂得管理和工程的人才,卻寥寥無幾。
甚至是連識字的人都不多。
修渠涉及的材料支出,人員安排,以及日常消耗,都是巨大且易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