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1/7 頁)
朕真的不務正業正文卷第八十章貪天之功,異代同憤朱翊鈞看著臺下的禮部尚書,萬士和與陸樹聲,兩任禮部尚書都是一樣的人,這樣的禮部尚書,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總不能一直被宦官追著罵吧?
被宦官追著罵,實屬是把讀書人的面子給丟的乾乾淨淨。
“你若是不懂,可以問元輔先生,元輔為《世宗肅皇帝實錄》總裁,你不懂可以問,而不是在這裡搖唇鼓舌,胡言亂語。”朱翊鈞敲了敲桌子,做了最後的總結。
張居正無奈的說道:“萬尚書,的確有此成法,你若是不信,覺得我與中貴人相知,誆騙與伱,你就問問王錫爵、王家屏、範應期等學士,他們也負責修撰。”
王錫爵點了點頭,露出了一個愛莫能助的表情,他知道並且肯定了,確實有這個祖宗成法,也是肯定了馮保比萬士和這個禮部尚書懂禮法,讀書更多。
萬士和無奈又磕了一個頭,滿是羞愧的說道:“臣學藝不精,貽笑大方,臣有罪,懇請致仕還籍閒住。”
朱翊鈞眉頭緊皺的說道:“你昨日剛進了禮部尚書,今日就致仕歸籍,這傳出去了,豈不是顯得朕薄涼寡恩,朝廷用人如同兒戲?你自己個丟人還嫌不夠,非要拉著朕和朝廷跟你一起丟人才行?”
萬士和跪在地上,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十歲人主,是怎麼用那充滿了陽光的外表,說出如此冰冷的話的!
馮保發現小皇帝這張嘴,是真的厲害!屬實是氣死人不償命那種,在氣人這塊,馮保還需要向皇帝陛下多多學習才是。
張居正知道皇帝陛下歷來思緒敏捷,罵人都是戳人肺管子,萬萬沒料到,這真的罵起人來,能如此牙尖嘴利。
朱翊鈞伸出了小手,不耐煩的說道:“行了,也別跪著了,日後好好學習,多多讀書,罰俸半年,以示懲戒,廷議吧,浪費時間。”
浪費大明皇帝讀書的時間、浪費大明廷臣廷議的時間,小皇帝伶牙俐齒,又狠狠的補了一刀,把萬士和罵的那叫一個狗血淋頭。
這算是又追擊了一句,萬士和沒有任何辦法,他要是尋死膩活,就更丟人了。
等萬士和灰頭土臉的坐穩之後,張居正才開口說道:“古先聖王,莫不以勸農為首務,去歲,羅拱辰獻祥瑞於御前,陛下以先王為師,務農重本,國之大綱,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古先聖王、先王,都是法三代之上的聖王。
張居正繼續說道:“陛下履寶岐殿親事農桑,時至今日半年有餘,三日前收刨,得其法,傳種、時令、土宜、耕植、栽種、剪藤打頂、收刨、食用等若干法,乃是開闢之舉,得雜植中第一品,救荒第一義。”
“陛下率天下而豐衣食,絕饑饉而向至治,此乃國之大幸,傳旨文淵閣曰:聞他方之產,可以利濟萬民者,往往欲得而藝之,奈何常不得其法,不聞其聲色,引以為憾,故此下章設寶岐司,立於戶部之下,設於西苑瓊華島。”
“徐貞明落落穆穆,不甚與人較短長,佐番薯種,圖饑饉之年民不乏食,推舉其為寶岐司司正,遴選農學聞達之士,留心實務,稽查天下水土,推而廣之,使天下庶民皆知種薯之利,多為栽種。”
張居正把設立寶岐司定性為了敕諭,將這份功勞和善名,歸到了陛下身上,當然具體負責做事的徐貞明,也沒有落下,張居正推薦了他為寶岐司的第一任司正。
此乃開闢之臣,若是日後番薯天下皆知其利,徐貞明官運不見得亨通,但是他在民間一定會有生人祠紀念。
徐貞明在皇帝陛下授意下寫的那封奏疏,被張居正收了起來,徐貞明不懂,他以為皇帝讓他寫,他就可以寫,但是徐貞明這是在貪天之功,張居正拿到那本奏疏,稍加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