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趁人之危(第1/2 頁)
“辛苦了。”沈嘯回應這個工程師。
這個工程師是系統在升到6級時出現的新類別工程師——裝甲車工程師,而在系統7級,則解鎖了飛機工程師。
裝甲車工程師掌握一定製造裝甲車和坦克的技術,就像這輛酷似捷克38t的樣車,就是工程師按照沈嘯的要求設計的。
這一輛樣車的元件,主要是進口部件,金陵自主生產的很少。
沈嘯提前進口部件製造樣車進行試驗,也是想早日正式投產這種坦克。
抗戰爆發的時候,島國的坦克並不多,就算是淞滬會戰徐州會戰那樣的大會戰,島國也僅能出動兩百多輛坦克而已。
但就是這兩百多輛坦克,配合著航空隊和火炮,打得正規軍一敗塗地。
發展一款足以壓制島式坦克的坦克,是沈嘯必須要做的事。
沈嘯伸手,樣車冰涼而堅硬的車身讓沈嘯心中無比炙熱。
作為第一輛樣車,這輛車被命名為了金陵試驗型拖拉機一號。
這輛坦克的效能資料,並不能達到設計之初的理論資料。
在設計圖上,這種坦克標明瞭25毫米的正面裝甲厚度,並且採取焊接傾斜裝甲設計,使得防穿甲能力大幅提升。
自重9.5噸,乘員4人,最大速度42公里每小時,最大行程250公里。
主炮選擇上,其裝配37mm戰防炮,如果使用鎢芯穿甲彈,能在一千米以外一炮送鬼子的89式中型坦克上天。
而且這款坦克使用改進型克里斯蒂懸掛,使得它能夠履輪雙用,在戰場上的適應性非常高。
相比於原本的38t坦克,這種新坦克取消了前裝甲上挖洞,降低防禦力的車體武器設計,並在車頂加裝了一挺康34高射武器,應對步兵和低空飛行的戰機。
而且這款坦克最亮點的設計,在於發動機處加裝了石棉隔倉,減輕發動機起火的危害,降低汽油機帶來的風險。
雖然使用汽油機驅動,但絕對不會變成打火機。
當然,沈嘯本來是想給坦克使用更加安全可靠的柴油機的。
但是康滇工業能力薄弱,缺乏石油工業,燃油主要依靠煤轉油技術,煉製用途廣泛的汽油。
統一使用汽油機,能夠降低燃油成本。
可以說,這款坦克除了在發動機方面存在缺陷,其他各種設計理念,都是二戰中期以後才有的。
對於戰前的設計理念來說,這款坦克無疑是非常先進的。
“省督,這款樣車雖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已經足以上戰場了,我們會以這輛樣車為基礎,再改進一些問題,我相信三個月內,這款坦克就可以正式投產。”
工程師對沈嘯說道。
“幹得不錯。”沈嘯點頭。
“我們康滇邊區工業底子薄,現在各部門對於你們這個資源傾斜嚴重的拖拉機廠,意見都很大,我希望你們能用成績堵住他們的嘴。”
“省督放心,我們拖拉機廠既然得到了這麼多資源,那就一定會做出成績給大家看看的。”
工程師很自信。
他們拖拉機廠,光是職業工程師的編制,就達到了三百個。
廠子不大,但人員配置可以說是過分的。
再加上沈嘯給拖拉機廠劃了五百萬大洋的資金,可以說拖拉機廠幹什麼都不會出現資金短缺的狀況。
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如果這樣他們拖拉機廠還做不出成績,廠長就該辭職去掃大街了。
沈嘯微微一笑,拍了拍工程師的肩膀。
在坦克展示臺的前方,沈嘯眼睛掃過,在設計圖的上方,“農用拖拉機”五個字的前面,還有三個大字“華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