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推薦一位醫生(第1/3 頁)
“夫君怎麼認為的?”
孫婉清問陳略。
雖然在很多事情上,孫婉清都順著陳略,是一位非常貼心的老婆角色。
陳略從外面回來,孫婉清會給陳略拿拖鞋,做飯,收拾宿舍,甚至能給陳略打洗腳水洗腳,但是在醫學上,孫婉清是很少直接給陳略說答案的。
特別是陳略開始接觸中醫之後,孫婉清都是用特有的方式去引導。
“從四診合參、綜合分析的角度來看,無論是舌苔、脈象還是胸悶等症狀,都說明病在氣分,而並非血分。”
陳略在心中對孫婉清說道。
在中醫中,氣不足,也就是氣虛,是為氣分,血不足,血虛是為血分。
那天在省中醫醫院的時候,陳略其實就說過血和氣的關係,在中醫中,氣是推動血執行的,血屬陰,氣屬陽,兩者是有區別的。
如果用西醫的說法來解釋,可以理解為,血分是血管內病變,而氣分屬於血管外病變。
血分的症狀有出血,血熱妄行,血瘀,血虛,從這方面來講,中西醫結合認為這個病症屬於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血脈不暢,屬於血瘀的範疇,也是有點根據的。
但是單純的從西醫客觀資料方面來辯證,很顯然是不全面的。
中西醫結合的理論從某方面來說屬於閹割版,有的甚至出現了偏差,就像是小日子學習華夏的一些東西,學一個四不像,無論是道家的還是儒家的。
就像這個病症,陳略從中醫的角度判斷,病在氣分,並不在血分,這已經不僅僅是閹割的問題了,方向已經錯誤了。
“患者舌苔黃膩,脈滑,胸悶但是卻沒有疼痛,也說明這一點。”
陳略繼續說道。
既然屬於氣分,說明並非血管內病變,那麼就不存在血瘀,宋元凱剛才說的血脈不暢,活血化瘀那就完全不對。
“夫君分析的很正確。”
孫婉清也不得不感慨,有時候想太多還不如簡簡單單的直來直去。
陳略接觸中醫時間不長,但是看書不少,這麼長時間,積累已經不少了,同時這麼短時間看那麼多書,還要記住還要理解,這也造成陳略的雜念比較少。
無論是西醫方面的影響也好,還是其他人對病症分析的理解也好。
沒有這些雜念,沒有受到影響,陳略的想法就非常的直接,學了什麼,看到什麼,直接去推,這樣反而直接能找對方向。
對於這種脈證相符的病症,陳略這種思維基本上是不會出錯的。
“從脈證來看,患者確實病在學分,像舌苔、脈象,都說明痰熱內蘊阻滯心胸。”
孫婉清道。
“嗯。”
陳略聽著孫婉清的診斷,然後再細細一想,整個思路瞬間也就活了。
“小夥子,你剛才說西醫沒看好,那中醫怎麼說?”
看到陳略沉默這麼會兒,邊上已經有人催促了。
其實剛才陳略和宋元凱一番話,不少人都對陳略更有好感,陳略的那句中醫中有嗎,好像一瞬間說到了一些人的心坎裡面。
現在中醫醫院也不算少,看過中醫的人也不算少,可不少人到了中醫醫院遇到的都是宋元凱那種想法的醫生。
久而久之,不少人反而更渴望傳統中醫。
中西醫結合思想,有治好的患者,但是治不好的也不少,治了等於沒治的情況也不少。
小病還好,而一般能去看中醫的,大都是看過西醫,要麼是慢性病,要麼是比較麻煩和難纏的,西醫都沒治好,中西醫結合治好的機率能有多高?
正確的中西醫結合應該是在法上的結合,你依靠你的理論,我依靠我的理論,兩個人一起看,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