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莫慌,都在我的預料之中(第1/2 頁)
“做不成?” 許秋坐下後,翻了翻苗月的病歷,又說道:“有什麼做不成的。” 鄭主任按了下遙控器,前方的螢幕上出現病人的超聲影象。 “心導管和造影的確證實了肺靜脈的分流。 超聲心動圖、彩色多普勒血流和脈衝多普勒,都發現了病人有繼發孔性房間隔缺損。 增強CT還發現了馬蹄腎。 徹底明確了彎刀綜合徵的診斷。 但…… 我們進一步檢查時,發現病人的肺靜脈直徑只有5mm左右!” 在場的人臉色都有些沉重。 正常肺靜脈的直徑,在8~21mm不等。 臨床上,人工血管在大血管如主動脈等的置換上已經普遍運用,而且術後的療效很樂觀。 肺靜脈自然也算在此列。 但…… 直徑小於6mm的小血管,卻一直是心血管介入領域最具挑戰的研究方向之一。 甚至,它也是制約國際小微血管介入發展的關鍵難題之一! 如果說,苗月的肺靜脈是正常的話,不存在這個問題。 然而…… 她本身有彎刀綜合徵。 右肺發育不全,進而甚至使得肺靜脈也只有5mm的大小,遠遠低於正常成年人的標準! 這樣下來,原本只是有些技術難度的血管置換,一下飆升到了“無人能做”的地步…… 鄭主任有些可惜地道:“小血管,一直是心臟介入這邊的難題。誰也預料不到病人的肺靜脈會萎縮成這樣,這手術做不成!”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許秋。 他們得知這個訊息時,也感覺很驚訝,更多的則是惋惜。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他們沒有從許秋臉上看到一絲訝異! 啪嗒—— 座位上,許秋輕輕地合上了苗月的病歷,臉色平淡地道:“我知道這一點,準備做的也是小血管置換。” 譁! 這句話在會議室內引起軒然大波。 鄭主任也坐不住了,噎了一下,才震驚地道:“你早就預料到了?” “對。” “你一開始就是要置換小血管?” “對。” 鄭主任眼睛都瞪圓了。 偏偏這個時候,許秋還是一臉輕鬆寫意的表情,彷彿只是在談論“止血”這種再普通不過的話題。 這可是小血管置換啊……為什麼你還能這麼波瀾不驚? 這一刻,鄭主任意識到,自己真的看不透許秋! 這種心理素質,讓人感覺到可怕! …… 許秋點頭表示沒問題後,鄭主任這邊也大手一揮、同意了開展手術。 他是個果斷的人,選擇信任後,不會搞那些門門道道,當即放權給了許秋。 當然,附加了兩個條件。 第一:手術全程錄影,之後留給心外科這邊當鎮科之寶。 第二:允許心外科、介入科那邊的醫生現場觀摩。 這兩點,對許秋來說都不算是要求了。 他哪一臺手術不是成了教材錄影,哪一臺不是觀摩的人爆滿? 手術開始前,許秋再次腦中過了一遍手術。 這臺手術是由許秋完全主導,因此術式也有所不同。 常規的彎刀綜合徵治療手術術式,是從胸骨正中切開,在體外迴圈機的支援下切開心臟,找到右側肺靜脈開口,透過補片、墊片等方式將其重新引流到左心房。 過程中運用人工血管。 但,這種傳統的手術方式有很大的侷限性。 一個是必須在體外迴圈下進行。 儘管體外迴圈能維持全身組織器官的氧氣和血液供應等,但它也會引起一系列併發症。 如代謝性酸中毒、呼吸性鹼中毒;血液有形成分破壞;電解質失衡;腎功衰等等…… 其中,苗月最不能耐受的—— 對她本來就脆弱的肺造成損害,引起肺間質水腫,乃至於灌注肺等等。 第二個危害,是手術創傷很大。 而最關鍵的則是,墊片修補處會導致靜脈回流梗阻! 孔慧霞當時的手術,其實也用到了墊片。 但她是心內修補,且身體沒有原發疾病,心臟、肺、腎等都發育良好,梗阻的機率非常小。 即便發生了,這麼大顆心臟,有點梗阻也無傷大雅。 但, 苗月心、肺、腎,全有問題,再加上是小血管,本來管腔就狹小。 再來個梗阻,等於宣判死刑。 因而,許秋選擇了更高難度的——非體外迴圈下肺靜脈異位引流矯正術。 手術核心,自然就是已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