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2 頁)
對於物體的理解認識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獨立思考方式,對於一些人帶有抽象的事物的認識是有障礙了,文學其實就是抽象的文字的表達,這在我的頭腦中就很難形成形象化的文字的表達情形。比如一個場景,一個動作,一句話,一個暗示,一個景物等等,甚至於更加抽象的那種編制的思維模式對於我來說十分的艱難,很少能夠把這種形象化的思維進行清楚的闡述清楚。
這是文學創作者的大忌,必須讓作品的情節能夠達到環環相扣的要求。說透徹了,這就是如何去構思作品,如何去在頭腦之中形成場景與事物等一系列相輔相成的連貫性。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做些什麼呢,其實我一直都在進行著這樣的基礎性的訓練,這是必須的,如何去寫單獨的事件或者心理活動,一件小事情的看法及所見所聞,然後,開始了對事物的理解的努力。日子就這樣的一天又一天地度過了,讓人簡直不可理解,我這傢伙一直在做一件小孩子才做的事情,是的,我一直在想如何去創作,時間久了,對於這樣的事產生了動搖。
因為這簡直就是折磨人的事,甚至於把一件事情完整無缺地記述下來的時候都覺得十分的困難了,別說把事件本質寫的十全十美啦。所以一直想著如何把這樣事情繼續做下去,真的有時候十分的犯愁,一時間不知道如何下筆,如何的開篇,謀劃整個的過程。
記得剛剛開始的時候我信心百倍,從頭開始認字,練筆開始一點一滴地進行著積累,直到如今也沒有練出那種大氣磅礴寫文章的氣勢。
這樣練習的結果只是寫實的手法,也就是說沒有抽象思維也就很難有浪漫主義的思維手法。看到了一篇關於作家寫死刑犯一天經歷的文章。作家曾經也犯下了錯誤,被判過刑。後來他萌生了寫實的念頭,把被判死刑臨刑前的犯人的生活狀況與心理活動及所想做的事情記述下來。他用親身的體驗及生活中的特殊經歷寫下了這樣的作品,成為了現實主義作家。
一些作家的評論,在當時認為,現實主義作家寫的這樣的作品是不是代表了文學發展的潮流呢,因為現代人的那種生活方式與節奏,與對世界的認識發生了變化,所以說,不可能是那種浪漫史的寫作了,而逐漸形成了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
平時很少有閒暇的時間去瀏覽報紙雜誌上的新聞,當然不是忙不過來,而是懶得去看,偶然的時候讀一下,也有些新奇的內容提要可以欣賞,關於河南某地,把中國古代的名人老子的雕像渡了金。於是報紙對此進行了評論,觀點是不符合老子的人生觀點,老子一生儉樸,怎麼可以耗費2000萬元去鑄造這副雕像呢。
第72章 第 72 章
七十二、那個年代國際軍事要聞
在聯軍的打擊下,利比亞的總統卡扎菲失言了。一個國家的領袖在某種情況之下,也會如此,也不能信守諾言,這一點說明瞭人性,在複雜化的危機面前不得以而為之。
越南開始在邊境地區進行挑釁。
南北韓半島的局勢緊張,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爭端問題一直得不到好的解決辦法。
賓拉登的末日。
金融市場動盪。
第73章 第 73 章
七十三、劃分年齡段的意義何在
也許這個問題在我來說從未考慮過,讀到了一本關於人生時段的劃分,二十、三十、四十、五十歲的人生每個階段的人生感悟。作者是這樣闡述的,二十歲時期的人生充滿了活力與生機勃勃;三十歲時期,仍然努力奮鬥,一切都步入正規。身體已經成熟,娶妻生子養育後代。人生四十而不惑,正值事業有成,人生輝煌的時期。五十歲步入滑波階段,這個時期的人已經沒什麼額外的想法了,完全是聽憑自然。因為接下去很快就進入了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