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第1/2 頁)
不管他們是坦誠也好,是狡辯也好,朱瑙都沒有深究。他詐這些人出來,如他自己所說,並不是為了要治這些人的罪。以前宋仁透治下不嚴,州府風氣敗壞,加上山賊泛濫,有些抹不開的人情債也是情理之中。因此凡主動前來招認的,他一概不記錄也不聲張,只要求這些官員去說服他們認識的山賊,管他是勸是哄,反正讓山賊早點來歸順,罪行都可從輕計量。官員若有功還可論功行賞。
如此一來,前來歸順的山寨更多,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廊州境內已是十寨九降!困擾廊州多年的山賊之禍大為改善。
山賊們蜂擁前來歸順,一時間州府上下也為安置事宜忙得焦頭爛額。
山賊們為了贖罪淪為「田奴」,需要州府拿出土地來安置他們。土地的數量倒是不成問題,這幾年災禍頻生,州中有大量閒置的耕地,足夠用來分配。可是分配不能閉著眼睛瞎分,其中也有不少講究。
若是單獨從家鄉出走的山賊,州府仍將他們安置回家鄉,方便他們能夠迅速融入;若是舉村舉鄉出走的山賊,則州府會將他們分開安置,以免他們日後再聚眾生事;還有一些不願回歸耕地,又或者條件優異者,在考察過後也可編入廂兵,交給虞長明訓練教化。
另外還有一批特殊的人,州府官員也不知道應當怎麼安置才好,於是就把他們先都放在州府中,報給朱瑙,等待朱瑙批示。
這天下午,朱瑙忙完手裡的事,便帶著程驚蟄去看這些人。
兩人走到主簿衙的院子門口,只聽院子裡安安靜靜,裡面彷彿一個人也沒有。然而走進院子一看,卻見滿院子都是少年,約有四五十人。
這些少年多為男孩,亦有少數幾名女孩。其中年紀最小者只有八九歲,大多十三四,年紀最長者也不過十五六。按說這年紀的孩子是最有活力的,若在城裡鄉間碰上個,那個孩子往往能吵得鬧翻天去。可如今十個孩子在一起,竟然死氣沉沉。他們有些三三倆倆地坐在一起,大多數人卻獨居一端,神色警惕,不與他人交流。從他們身上全看不到孩子的天真與懵懂。
——這些少年孩童都是前來歸順的山賊裡的孤兒。
令人意外的是,山賊中孩童的比例並不低。這些孩子由於失去親人,失去了倚仗,很容易就被山賊或流民拐賣奴役。由於他們無處可去,並不會逃走,有些孩子當初甚至是主動投靠山賊的。
而因為他們年紀要小,如何安置他們也讓州府犯了難。這些孩子能力有限,即便州府給他們分配田地,他們怕也很難靠耕地存活。
朱瑙和程驚蟄進入院子之後,這些少年的目光便齊刷刷聚了過來。他們打量朱瑙,不過更多人目光集中在程驚蟄的身上——驚蟄今年也不過十六歲,與他們年紀相仿。少年們總會對同齡人天然地多一份關注。
見狀,朱瑙輕輕拍了拍程驚蟄:「去吧。」
程驚蟄走到院子中間,環視了一圈。這些少年孩童大多身形瘦弱,驚蟄雖與他們年紀相差不多,身材氣勢卻大相逕庭。他往那裡一站,英姿颯爽,周遭有許多少年竟下意識地對他做出了臣服之姿。
程驚蟄又望了眼朱瑙,朱瑙向他點頭,示意他只管說便是。
於是程驚蟄開口道:「諒你們年紀尚輕,年幼失怙,雖曾與山賊同伍,情有可原。州牧說,願意寬恕你們從前的罪行。你們有想過以後的去處嗎?」他語氣平和,不像長者那般難以親近,更容易完成與這些少年人的交流。
少年們大都一臉茫然。這個年紀的孩子,早早失去親人,生計又困難,根本沒有多少主張。
程驚蟄道:「如果你們還有可以投奔的親朋,可以告訴州府的官員,州府會派人將你們送去的。如果你們早已沒有任何親眷,但想要回歸家庭,州府也可以為你們尋找合適的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