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仙葫(第1/5 頁)
秦川在水井旁不遠處挖了一個土坑,將梨樹種子埋下去,澆了水。其實黃沙暗地裡,將圓業的屍體埋到土坑下面了。
梨樹種子當然沒有像種梨故事裡,一下子就長出梨樹來。
何況原本故事裡的道士,現在只剩下衣冠冢。
真教人感慨。
但是梨樹種子長得也不算慢,一澆水,很快便生根發芽。
王孚驚呆了,“留仙,你變了仙法嗎?”
秦川微笑:“許是春天快到了。”
王孚:“這長得比竹子還快。”
民間傳聞,繡衣衛有一種刑罰叫做竹刑,就是利用竹子生長快的特點。王孚也聽說過,但他知道,那種竹子比一般的竹子要特殊一些。
秦川當然不能告訴王孚,梨樹下還埋著一個死人。
“王兄,你還不回去麼?”
“你都不留我吃一頓飯。”
“因為我打算出門,下鄉去。”
“那我也去。”
“會有不乾淨的東西。我在倒是沒事,可我走了,不知道會不會跟上伱。”
王孚連忙擺手,“我這幾天關節痛,先回去休養了。”
“記得練功。”
“好。”
…
…
秦川下鄉是去鄭村的灶神廟。
前些日子,他去做搬遷土地廟的準備時,順帶將收魂米放在了灶神廟的神龕上,請孫山幫助給收魂米補充灶神的力量。
孫山當然答允。
他正愁不能為秦川盡些心意呢。
今天,正好是約定去取回收魂米的日子。
一路無事,秦川也無事,他慢慢悠悠地來到灶神廟。
路上還遇到認識他,他卻不認識的村民。不是鄭村,不是秦村,大概是十里八鄉其他村子的人。
反正秦川早已是十里八鄉出名的俊後生。
他慢慢趕路,直到傍晚才來到灶神廟。
這時候家家戶戶升起炊煙,就不用跟那麼多不熟悉的村民說客套話了。對農家而言,吃飯可比看一個城裡回來的俊秀才重要。
到了灶神廟,神像裡,孫山的法相從裡面遁出來,只有睜開法眼才能看見。
“仙長,收魂米還要再等一個時辰才能得竟全功。你得等一等。”
“嗯,是我來早了。”
孫山的法相回到神像裡,繼續給收魂米補足神力。
不是他偷懶,而是他想進一步強化收魂米的作用,這些日子很是勞累了。
而且灶神廟的香火要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過後,才會真正鼎盛起來。
眼下的灶神廟,還沒進行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祭灶。
秦川於是在門邊的角落盤膝打坐,沒有運轉混元童子功,否則身上的陽剛血氣會影響到灶神。
他只是運轉元神,與天地山川做些感應功夫。
這可以叫做天人合一的修煉。
本質上是利用元神和此方世界的天道加深聯絡。感應深了,有什麼麻煩危險,會提前心血來潮。
當然,一般的小事,不值得心血來潮,只有那些不小的麻煩和危險,才會有這種情況出現。
如今寒冬時節,地上很冷。
秦川盤膝打坐,雖然沒有刻意催動氣血,地面還是在元神的感應下,匯聚過來一絲暖意。
慢慢地,連帶灶神廟也暖和一些。
神廟外烏雲匯聚,北風陣陣,下起冷雨。
灶神廟旁邊是鄉道,走過一段路便是官道,來來往往的行旅很多。神廟修建在這樣的位置,自然是為了香火考慮。
而且還有一個好處。
因為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