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頁(第1/2 頁)
總之,《米爾克》是這一屆柏林電影節上,人氣最高、期待值也最高的電影,沒有任何一部影片能搶走它的風頭。
這時候影片的質量就非常重要了,如果首映結束後媒體和影評人們的反饋不好,那麼一個不小心,就會和首映前的盛況形成非常尷尬鮮明的對比。
不過《米爾克》從放映開始,就讓人感嘆這一不愧為一部大師之作。
「史匹柏這次的風格很紀實啊。」本屆柏林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羅蘭·艾默裡奇看著開幕鏡頭,在心裡做了個評價。
影片最開始的幾十秒鐘,是擷取的《石牆之後》等相關紀錄片裡的一些片段,警察持械闖入酒吧,隨意的對裡面的顧客進行逮捕,大多數人順從的抱頭等待警察給他們戴上手銬,也有少數人試圖反抗,遭到了更加暴力的鎮壓。無論是拍照錄影的記者還是圍觀者,都對此見怪不怪,這在六七十年代是極為正常的一件事。
在裝滿了男同性戀的警車開走之後,畫面一轉,威廉·布蘭德利飾演的哈維·米爾克和其他一些人在深夜裡被從警局放了出來,他們邊揉著手腕邊聲討著警察的暴力。
這個彷彿時空對接,直接從紀錄片融入現實的鏡頭讓人拍案叫絕。
哈維·米爾克與斯科特·史密斯在紐約警局門口邂逅,他們都是因為參加了酒吧的同性戀組織聚會而被警察逮捕審問的,兩人一見如故,迅速墜入了愛河,一起同居、一起過生日。
米爾克向男友吐露了從前的深櫃生活,因為和家人朋友同樣生活在紐約,所以米爾克一直活的小心翼翼,他敢參加反戰示威遊行,但從不敢暴露自己的同志身份,前男友因此和他分手。斯科特提議說石牆事件後,紐約的同性戀們都去舊金山生活了,或許他該換個環境,米爾克下定決心不再壓抑自己,兩人於是跟隨著北美大批同志們的腳步,移居舊金山。
有人讚嘆導演的鏡頭語言,也有人注意的是其他方面。『布蘭德利這次的表演……很不一般啊。』兩名擁有亞洲背景的評委,博偉達與白靈對視了一眼,都明白對方也有相同的感覺。
銀幕上的哈維·米爾克,無論是他的手勢、走路的姿勢,還是他講話的方式與語氣,亦或是對他人外貌服飾下意識般在意打量的細節,都讓一些人的gay達瘋狂響動。
評委博偉達覺得,這種以假亂真的演技,比湯姆·漢克斯在《費城故事》裡更加細膩,威廉·布蘭德利在研究角色時,絕對在哈維·米爾克本人留下的很多影像資料上花了大功夫。
而且,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並不讓人感到反感,相反還有幾分討人親近。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描述邊緣群體的電影,主角如果能給觀眾帶來第一印象的好感,那麼電影首先就成功了一半。
就像《費城故事》的成功,絕對離不開湯姆·漢克斯的表演一樣,在那個貪艾色變(至今仍是)的年代,湯姆·漢克斯飾演的愛滋病同性戀患者卻並嚇人,沒讓觀眾感到太大的威脅性,不會一走進房間就讓人恐懼,演員的演繹絕對是至關重要的。而威廉·布蘭德利的哈維·米爾克也有同樣的效果,就像一個朋友、家人,或是親和力高的陌生人,不會讓人感覺反感或厭惡——除去確實表演出色,兩人都是最受歡迎的電影演員,都扮演了一個最終死去的、有著悲劇英雄主義色彩的同性戀,或許也有為影片加分。
電影繼續,米爾克與男友斯科特來到舊金山,在卡斯楚大街上開了家照相館,並且積極投身社群、幫助他人,很快為自己贏得了「卡斯楚市長」的稱號。
不過,公開以同性戀身份生活的米爾克也遭遇了不少麻煩,房東非常歧視同性戀,動不動就漲房租、漲稅收,鄰居和自己握手後會立刻找手絹擦手,還不准他加入店主聯合會,斯科特還在一場警察抓人的衝突中受了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