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頁(第1/2 頁)
因為他有自己的報紙專欄、有自己的電視節目,經常出書,前不久還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得到一顆星,成為了第一位獲得此榮譽的影評家,《福克斯》評價他是美國最有影響的評論家,這跟現實差並不太遠,他知道自己的影響力有多大,會對一部電影的前景造成多大的影響,所以他必須愛惜羽毛。更何況而且如果不是足夠客觀且公正,他也無法擁有如今的地位。
羅傑·埃伯特將自己看電影時習慣攜帶的物品拿出來,那包括一個精巧的活頁筆記本,一支跟了他很多年的藍色鋼筆和一包面巾紙(能隨時擦拭眼鏡),他用這些裝備,寫出過無數讓讀者拍案叫絕的影評來。
放映員從一個密碼箱裡拿出幾卷膠片,然後把它們穿在放映機上。
室內燈光暗了下來,電影開始放映了。
羅傑·埃伯特一直對《米爾克》抱有很高期待,雖然史蒂文·史匹柏這幾年拍片質量有些下降,比不上九十年代時的高水準,但這次影片陣容的超高規格,讓人想像不到有任何失敗的可能。
為了不降低這份期待,羅傑·埃伯特甚至沒去看電影的預告片,平時也很少主動去關注跟電影有關的新聞,以免受到歐洲影評人的影響,現在終於看到成品,他不得不感慨,《米爾克》不愧是能拿到柏林金熊獎的集大成之作,這部電影的鏡頭語言和鏡頭暗示,在技巧上已然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史匹柏的電影拍攝技巧,果然是當今世界最具價值的電影財富。
羅傑·埃伯特摘下筆帽,翻開筆記本,順著自己的思緒,在上面記錄著一些想法。
除了電影拍攝技巧已至巔峰,影片裡也不缺少史匹柏獨具特色的人文關懷,因為雖然這是一部同性戀電影,主要角色也多為同性戀,但影片與其說聚焦了同性戀這個群體,更不如是在描寫普通人覺醒了自由意志後,意識到想要改變規則只能先順應規則,進而透過競選改變社會的過程——這與波士頓傾茶事件以及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都有著微妙的相似之處,長遠地看,對於那個時代,對於lgbt群體,乃至如今美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而且,對于丹·懷特殺死米爾克的原因,也沒有簡單的歸類於是反同事件或是政治鬥爭事件,電影裡深刻挖掘了丹·懷特這個角色的心路歷程,他的理想主義,他的一腔激情,他的壓力與責任,以及他的恐同、嫉妒、仇恨和感情用事。
對於人性複雜的刻畫,也讓這個角色變得極其真實飽滿,讓人不能單純的用「壞人」這一個詞來概括他,或許可以說丹·懷特是過去乃至現在很多傳統環境中長大的恐同者、甚至說深櫃者的可悲縮影。
編劇固然將丹·懷特寫的角色豐滿,但更加可貴的是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的表演,這幾乎不像是羅傑·埃伯特以往認識的那個演員了,確切地說,萊昂納多給了他比《飛行家》時更大的驚喜。
當然,如果沒有棋逢對手,想必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也貢獻不出如此出色的演技,威廉·布蘭德利演活了一個腳踏實地的夢想家,一個熱情雄辯的領袖和一個合格的政客,而這正是哈維·米爾克——柏林電影節的最佳演員銀熊獎已經給了他證明。
《米爾克》應該能在明年的頒獎季得到一個奧斯卡表演類獎項的提名,羅傑·埃伯特想,不,或許是兩個。
羅傑·埃伯特露出純粹喜悅的笑容,他剛剛想到了一個絕妙的描述,於是立刻動筆將它寫了下來,隨後,他又皺眉深思,將這一頁撕了下來,隨便丟棄在腳下。
觀影過程中,羅傑·埃伯特已經發現,相較於常用的正反打鏡頭,史匹柏更多的使用了鏡頭的移動(搖鏡頭)來替換剪輯點,這樣做也有好處,比如說更流暢的鏡頭能帶給觀眾更強的寫實感。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