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林蕭行:撕破臉皮了,但物理(第1/6 頁)
我曾經穿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這詞寫的就絕了。
就一句,我經歷很多,但沒有直接說出來那麼惡俗。
如果直接說我經歷很多,別人聽了會覺得你這個人膚淺,你見過多少世面啊,就說自己經歷很多?懂得越多不懂的就越多啊!
但是,說我穿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
直接就把這個隱藏概念給立住了。
那麼接下來的歌詞,可信度和代入感就非常強烈了。
而且,也很有感覺。
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只想永遠的離開。
我曾經墮入無邊黑暗,想掙扎無法自拔。
連續兩句,簡直是對eo和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壓抑和發洩的人的絕殺!
如果說前兩句用排比句式出來,那麼接下來的‘我曾經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就非常的強大了。
如果第三句依舊是排比句式寫出來,固然會無限加強那種感覺。
但是沒有。
那種文青的感覺,那種流浪自由的感覺,那種回憶過去的感覺,本來就不清晰。
改變句式,用像伱像他像那野草野花,一瞬間就把前面疊加起來的所有buff,疊加到了文藝青年四個字上。
可不是裝文藝青年那惡俗的文青。
也不是文青病那種矯揉造作。
而是給人一種,這個人真的很有才,而且不拘泥格式,揮灑自如揮灑自由的感覺。
歌詞的特質,是會給歌聲加成的。
而歌聲,是會給聽眾的感官加成的。
就是因為這三句,這首《平凡之路》曾經出現在無數量汽車的喇叭裡。
車子在路上無止境的開著,一首《平凡之路》這麼聽著。
甚至有人,聽著歌,不知不覺,錯過了路口。
從駕駛樂趣方面說,這首歌也可以叫《老司機帶帶我》。
然而,接下來,觀眾要長見識了。
“向前走,就這麼走
就算你被給過什麼
向前走,就這麼走
就算你被……”
觀眾耳中:
“向前走,就瞎歐,走
就算黑也走瞎摸歐……”
觀眾很仔細的想要聽清唱的什麼。
看著大螢幕上顯示的歌詞,才恍然大悟。
歌詞寫的和唱的,完全不一樣啊。
這是啥語言?
嗯,鴨語言。
但是,這唱段,給人的感覺太好了。
很多人都被節奏帶了進去。
而接下來,同樣的重複,也沒有飆高音,依舊平靜,卻讓觀眾覺得更帶感了!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
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
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我曾經……”
“我曾經……”
最高音不過‘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甚至唱到花的時候,還有一些氣不夠的感覺。
但就是這種感覺,搭配歌詞和節奏,才是經典處理。
人唱歌就是這樣,為什麼人唱的歌比機器唱的歌比電子音聽眾要多得多?
因為每一處不同於詞曲寫法本身的處理,都代表著一個人的感覺和感知。
這種感知,非常的棒,非常的帶感。
誰能想到,這麼平靜,平鋪直述,壓根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高音和高潮的歌曲,最大的殺招,居然是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