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這開車開的,這老司機!(第1/8 頁)
這一次,韓舟站在臺上,給臺下的觀眾很不一樣的感覺。
以前的韓舟,站在臺上,年輕,自信,有時候發呆,有時候無神。
整體來說,就是一個很年輕的精神病。
而這一次站在臺上的韓舟,一眼精神。
精氣神彷彿擰成了一股繩一樣,從天靈蓋直衝霄漢。
其實,韓舟是在入戲原唱。
而原唱本身,有很深厚的戲曲功底,所以這種精氣神是戲曲舞臺表演的颱風,樁功。
韓舟一身白色的中式正裝,精神抖擻。
而螢幕上也給出了歌曲的資訊。
詞曲編曲:韓舟
演唱:韓舟
韓舟一張口,觀眾就知道,這首歌,不是聽歌曲的優美旋律,也不是聽音色的好聽,而是聽一股氣。
“臥似一張弓
站似一棵松
不動不搖坐如鐘
走路一陣風
南拳和北腿
少林武當功
太極八卦連環掌
中華有神功!”
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這個世界當然也有南拳和北腿。
不過這個世界只有少林,沒有武當。
武當山叫做太嶽,而山上現在也有道館,叫做玄嶽。
這倒是和唐之前的歷史沒有變化,只是少了一個張真人。
不過韓舟並沒有改武當兩個字,一來給接下來就就會上線的《倚天屠龍記》預熱。
二來,是對張真人的尊重。
實際上,國內武術界,並沒有武當少林的說法,真實的武術界應該是少林峨眉。
前世有過官方統計,被官方登記造冊的武術門派,蜀地佔據全國的一半,而全國一共五百來個門派,峨眉一座山就有一百個門派傳承。
所以按道理在這個世界應該說峨眉少林功的。
但,韓舟這首歌,並不是送給武術界的,而是送給書迷和武俠迷的。
就好像前世在還珠樓主金庸等大作家的印象下,書迷和觀眾形成了少林武當峨眉崆峒加五嶽派的印象一樣。
實際上,按照真實的歷史來看,武當的前身太嶽,才是五嶽之尊。而五嶽也不是五座山,而是虛指,五是五方的意思,而嶽就是大山。
在明朝之前,泰山是天下山嶽至尊,但是某一代皇帝臉太厚,他跑去泰山封禪之後,後來牛叉的皇帝就不屑於去泰山了。
而明代的時候,武當地位就被提起來了。
主要是,張三丰,是唯一一個明朝皇帝們壓根沒見過,卻被官方冊封為真人的道士。
各地官員時不時會報告見到了張三丰。
皇帝也不深究,明朝前六個皇帝,個個都給張三丰封過真人。
按照那個年代表算,張三丰明初就已經一百三了,至少活了二百七十歲。
當然,以現代人的角度來講,這不現實,但並不妨礙張三丰作為一個武林泰斗出現在功夫文化中。
畢竟,從倚天的各種描述中來看,別看少林是武俠世界中的武林本源,但張三丰一個人,基本能同時挑了少林歷代方丈。
張三丰,更像是金庸對於還珠樓主《蜀山》的戰力的一個註腳標本。
臺上的韓舟唸白:“棍掃一大片
槍挑一條線
身輕好似雲中燕
豪氣衝雲天
外練筋骨皮
內練一口氣
剛柔並濟不低頭
心中有天地!”
觀眾已經聽過韓舟很多不同風格的歌曲了,這一次還是有驚喜。
戲腔?
在這個世界,戲腔是還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