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謹慎再謹慎(第1/2 頁)
……
劉玄又與曹琳討論了一些問題。
番薯、棉花的種植,要等明天的穀雨前後,還有好幾個月的時間做準備。
劉玄在前世的時候,為人就謹小慎微!
如今穿越到了這個異世界,還做了皇帝,大權在握,高高在上。深知自己一個政策落下,如果有所偏差,就會引起很大的問題。
因此,更加的謹小慎微。
以他之意,先要在選定的路、郡的各縣,搞個百八十畝的地,種植番薯,作為模範田,培養人才的基礎。(棉花倒不必如此,因為,自古男耕女織,棉花傳入神州,已經一千二三百年了,作為優良的織布禦寒之物,相當普及。)
將來推廣,也要先從自耕小農開始,逐步的擴大規模!——朝廷發給特許權,才能進行!
向地主階層的推廣,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劉玄並沒有選擇自由化、讓民間去自由發揮,讓所謂的自由市場去自行調節。
因為,他知道,這是個糟糕的路線!
自由化下,表面上,朝廷省事了——交給市場調節了嘛!
實際上,這種理論是不可靠的。
市場不是上帝,不是萬能的!
有時候,市場能促進繁榮。
然而,有的時候,市場不是繁榮經濟的動力,而是會成為產生問題的根源!
轉型階段,利益驅動,自由化、市場調節模式,正是產生問題、矛盾高發的源頭!
所以,不能走這條路。
整個轉型,自己必須高度重視,進行宏觀調控!
自耕小農的土地種了番薯,可以少量土地,就保證口糧,多出的土地,可以種棉花等。
這樣,原材料-棉花就多了。
棉花加工廠也就得增加起來!——這一工作,也得事先準備好!不然的話,棉花成熟了,卻沒充足的能力加工,那就尷尬了!
這裡面是存在肥肉的。
劉玄與曹琳對這些一一進行探討。
言語之間,謹慎的過分。並冠以[穩定壓倒一切、不要利令智昏搞出亂子、讓腐儒與清流抓住把柄看笑話]的說辭!
滿滿的都是為曹琳考慮。
曹琳聽得,也不禁覺得皇帝小心過度了。
但是,都是為自己考慮,還有什麼異議呢?
感動極了!
也得意極了!
暗想:就算我爹退出朝堂,不再做首輔了,那又怎麼樣?我也是簡在帝心、聖眷在身的!我曹家依舊會富貴!清流?呵呵!爹老了,不行啦,難免患得患失,真是多餘擔心!
他是踩在雲端一般走回內閣的。
到了內閣,望向其他同僚,難掩心中的得意,剛坐下,就忍不住,把經過說了起來,炫耀自己的聖眷!
梁集聽得大喜,心說:我果然沒有跟錯人呀!大樹底下好乘涼!小閣老依舊聖眷在身,我跟他混,豈不穩穩的?
高潔與周成見狀,心底暗歎可惜!
在他們想來,要是皇帝利令智昏,要曹琳強行快推,搞出問題來,那才好呢!
這樣的話,曹琳背鍋,正可順勢將他趕出內閣!
內閣沒了曹琳,區區一個梁集,何足道哉?
也能轉頭趕走!
屆時,我清流充塞內閣,豈不是妙?
然而,這麼美妙的想法,只是空想!
他們不得不忍著,表面上,應和著曹琳,表態稱頌:陛下真是聖明呀!
這天,下午。
劉玄去找孫雯玩。
最後關頭,孫雯如樹懶似的,將他緊緊的纏住,哀求:“陛下,給了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