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伊爾根覺羅(第1/3 頁)
伊爾根覺羅氏府上。
趙亮規規矩矩的坐在下手,“趙家出身微末,短短三年來生意就遍佈中原,能做的順風順水,知府大人作用幾何,趙家人心知肚明。這三成乾股趙家出的心甘情願。太太今日使人送回,趙亮如敢受納,便真連畜牲也不如了。”
這個態度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上首端坐的蘇和泰夫人臉色立刻好看了不少。
別說她傲氣,姓趙的就是有了皇帝賜匾又如何?那照舊是個不值一提的草民商賈。至於趙亮頭頂上的監生,那屁都不是。
之前她使人把文書送回,可不是怕了趙家人,也不是在試探姓趙的態度,而是在質問趙亮。
飛梭織布機的事情雖然還沒有正式鋪展開來,可阿克登已經很清楚其中的道道,頗感惱火。
這火氣一是衝著始作俑者趙亮去的,二是對著蘇和泰去的。
瞧蘇和泰乾的好事。明明是自家的門下,卻叫姓趙的吃裡扒外,便宜了外人。
他阿克登與英廉的地位相當,內大臣是僅次於領侍衛內大臣的侍衛親軍統領,比之英廉身上的官職不弱哪裡去了。所以他們當初是一塊受的乾隆訓斥,這馮英廉先在皇帝面前賣個好跳脫出來就罷了,阿克登也不會多說什麼,畢竟跟他一樣處境的八旗大臣還有不少。可偏偏英廉拿到的好處是從伊爾根覺羅氏門下挖出來的,這就太掃阿克登的臉了。
叫他覺得丟人了。
蘇和泰府上已經受到了阿克登傳來的斥責,府裡的當家太太又怎麼會不怒?自家老爺剛剛被貶了官,要想重新爬回原位置,可不正是依靠阿克登一門的時候麼?卻因為小小的趙家把人給重重得罪了。
蘇和泰夫人想到這裡,剛剛熄滅了少許的火氣重新翻騰了來。
“既然你這麼說了,那我也把話說清楚了。我就想問你一句,你究竟要幹什麼?把好好的功勳送給和珅馮英廉,你真是好大的膽子。”
“是在視我伊爾根覺羅家為無物麼?”
英廉得了個天大的好處,她到不十分在意,她在意的是和珅得到的好處。照阿克登那邊傳來的話,那功勞本該是他家老爺的啊。
想到被貶官汝州的蘇和泰,想到和珅這件事上可能受到的好處,想到自己從三品道臺夫人落得如今區區五品知州夫人所惹下的嘲弄,太太內心的火氣一股腦的懟向了趙亮。兩眼看仇人一樣怒視著趙亮。
“如果知府大人還是陳州的知府大人,或是如願以償的穩步高升,這飛梭織布機在下只會永遠的瞞下去。”趙亮也不做什麼遮掩的說話,“一是用不著,二是小人真信不過。”
趙亮抬手止住了蘇和泰夫人的怒氣,“您先聽我說完。”
“這一是用不著,是在於趙家旁著知府大人,俺們完全能一直的等下去。”
“知府大人可是旗人,出身不凡,在京城裡有著不淺的根腳。既然上了三品道臺的銜兒,那依朝廷的慣例,日後步步高昇,封疆大吏就不在話下。
我趙家只需要受大人的恩蔭,穩步發展,等個五七八年,知府大人已經是一地大員,如何還能護不住松鶴樓?到時候再上京城就是了。”
今日的一幕很早時候就在趙亮腦海裡預言過,誰叫蘇和泰太籍籍無名了呢,跟和珅根本無法相媲美。後者才是趙亮真正要攀附的物件,但前者又是趙家必須先巴結的大靠山。
就松鶴樓初立時,無論從哪個角度上看,趙家最初攀附蘇和泰那都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但不管蘇和泰為人是偽君子還是真小人,當趙亮在和珅未發跡前攀附上和珅的時候,趙家都會重重得罪了蘇和泰。
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區別只是得罪的深和得罪的淺。
如果能順其自然最好,在蘇和泰沒什麼察覺到時候,趙家就攀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