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1/5 頁)
出門的時候,她買了份《京城青年報》,想看看媒體對春晚的評價,沒想到不少版面都成了民俗專家的舞臺。
幾撥人為了鞭炮的事情爭吵的不亦樂乎,搶了春晚的風頭。
對於這一屆的春晚,報紙上有批評,也有讚揚。
演員發揮失常,有忘詞的,有表演失誤,主持人也出現說話不利索、打磕絆的狀況,給人的感覺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
觀眾看起來或許沒什麼,就是圖個樂呵,可在那些專家眼裡,這就是嚴重失誤了。
這可是春晚的舞臺,是給全國百姓準備的一道年夜飯,你把年夜飯做的夾生了,不是失誤是什麼,專家們逮到機會,自然要狠刷存在感。
由於時間的關係,報紙上都是短評,可以想見,明天的報紙肯定有大量批評春晚的文章。
有發揮失常的,就有表現優異的。
那些老演員往往能控制住場面,還有唱美聲的歌手,表演非常穩定,這就是功底。
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平常可能感覺不出來,一旦把兩者放到真實的現場直播之中,對比會非常明顯。
那些表現穩定的演員得到了媒體的讚揚。
慕姍姍昨晚同樣出現了卡殼,只好低頭看放在手裡的小卡片,好在次數不多,加上那位男主持人犯錯更多,就不太顯眼了。
目前報紙還沒有提到備播帶的事情,不過這件事瞞不住。
為什麼往年的春晚那麼完美,今年的春晚卻狀況不斷,肯定會有人提出這個問題,春晚節目組也要做出解釋。
這在圈子裡不是秘密,總會給爆出來,老百姓也就會知道了。
說起來不算多大的事兒,觀眾或許根本不會在意。
“我估計明年就不會這麼真實了,這春晚導演任性起來也挺可怕。”林子軒玩笑道。
在這種批評的聲浪中,明年的春晚想必會換導演。
再說,這麼搞港臺的歌星不敢來,怎麼能體現一家親的氛圍,怎麼能向海外華人傳播大團結的理念,怎麼能吸引年輕人看春晚的興趣。
春晚不能光講藝術,還牽扯到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
“這不是咱們操心的事兒。”慕姍姍淡然道,“那首《一封家書》獲得了音樂人的好評,還說這是城市民謠,應該很快就有人找你談版權了。”
“年前不來談,非要等唱紅了才來談,這些人還真是,先耗著他們吧。”林子軒無所謂的說道,“那個小品怎麼樣,報紙上怎麼說?”
“還行吧,就提了兩句,沒過多評論。”慕姍姍翻了翻報紙,沒找到相關的文章。
春晚上那麼多節目,不可能每個節目都受到報社的重視,有些節目需要上面定調子,有些節目沒什麼可說的。
“沒批評就行,估計明天才能看到了。”林子軒放心道。
這個小品能上春晚就說明問題不大,給《炊事班的故事》透過審查提供了保障,這部電視劇只要能在華國電視臺播出,他就有資金進行後續發展了。
來到家裡,林子軒和慕姍姍給父母拜年,陪著說說話。
過去的一年,林伯清和鄭秀蓮覺得滿足,兒子開了公司,女兒上了大學,家裡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知足常樂。
兩人不能在家裡呆太久,吃過中午飯就離開了。
現在和剛畢業那會不同,他們的人際關係不再那麼的簡單,而是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人情往來,交際應酬,過年這幾天是聚會最頻繁的時候。
僅僅是半天的時間,林子軒的呼機就響了好幾次,應該都是飯局。
自從開了公司,他買了臺呼機,方便別人聯絡。
這關係到公司的形象,一家公司的老闆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