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第1/2 頁)
戚嵐眉頭一皺,掃向帳外,「西寧軍營大半都是您的嫡系部下,縱然交了令牌,可是他們心中看重恐怕還是您,我的條件也難不倒您。」
戚嵐眸光移至方晉,冷聲道,「營中難免有幾個硬茬子不服從軍令,勞煩您在旁邊看著,如何處置他們,總要殺雞儆猴穩穩軍心。」
方晉深深嘆口氣,戚嵐一提,他能想到無非是跟著他出生入死的幾個老將,大概不岔西寧軍營由天子的認掌管,道,
「是老夫考慮不周全,戚統領如何處置,只要不傷他們性命,老夫都不會過問。」
戚嵐聞言,眸光微閃,掌心攥緊佩刀,暗道,那幾個老兵油子看到方晉都不為他們求情,看著他們受刑,軍令如山這條規矩總要牢牢記在心裡,震懾剩下的那些蝦米也夠了。
——————
崇陽門外,城牆高聳延綿至護城河盡頭,幾乎和灰沉的天色融為一體,被風出起的河浪翻打在城牆上,隱隱有轟鳴聲響起,似有風雨欲來之感。
五千玄甲騎兵凜冽成陣,高揚的旗幟烈烈作響,被風吹起鼓動的龍紋騰起飛舞。
荀澈接過荀湛遞過的送別酒,薄唇輕抿一下,隨即倒在地上,漠然道,「你想讓朕允你什麼?」
荀湛因為荀澈的動作一愣,拱手道,「皇兄可知十月大雨不斷,雖然下旨疏通河道,可還是有不少百姓遭殃,流離失所,成了流民。現今冬日,如若那些百姓熬不過,會白白丟失性命,臣弟想不如讓一些百姓進入盛京安撫,以表皇兄體察百姓,愛民如子。」
荀澈聞言,手繞幾圈馬鞭,言簡意賅,「可行,朕允了。不過只能搭棚在郊外居住,按照舊例,讓這些白日在坊中做工飽飯。晚上在盛京郊外睡覺即可。不必多費心思。」
荀澈幽幽望著不知名的方向,道,「朕回來之時,勿忘在泰清門等朕。」
荀湛聽後,垂眸掩住眼底的深意,稱道,「臣弟遵旨。」無聲唸叨幾遍泰清門。
泰清門城牆下,掩埋的是前朝數萬將士的骸骨,荀湛心裡不止一次想過。
倘若他是先帝親子,前朝餘孽盡數皆除,他可以做一個富貴王爺。可惜他不是,從三年前循照那人的意思暗中在新帝登基之時做手腳,他就不是先帝爺最寵愛的幼子了。
荀澈一揮馬鞭,頭都未回,率先衝出城門,五千騎兵緊跟其後,一時間,馬蹄聲如奔雷,有地動山搖的架勢。
——————
封子庸和圖敕國一戰,他根本就不需要花費什麼力氣,可謂是不戰而勝。
圖敕國因為突然出現的二王子,新王的王位又發生動盪,二王子召集擁戴他的王公勢力,和新王一場血戰,圖敕國軍力頓時四分五裂,內亂還未平息,哪有閒功夫出兵打仗。
封子庸明面往圖敕國去,實際上偷偷是埋伏在河州邊府的滎州地界,駐紮在此處,等著荀歷的動靜。
封子庸等了數日,聽到荀澈攜人來到大營,不敢耽擱,隨即出去迎接。
荀澈長眉微挑,「朕也不想耽誤,速戰速決。以奇制勝。」
封子庸聞言抬頭,不解問道,「陛下何以出奇制勝?」
荀澈讓人拿過他準備的東西,「將荀歷親手書寫的手書眷抄數遍,偷偷派人到河州內,貼到大街小巷,告訴河州百姓,珉王父子不恥為人,有和異族和汙之嫌。放出流言,十萬大軍說成二十萬兵壓河州,先潰散河州人心。」
荀澈沉吟片刻,又道,「河州軍力有一半是西寧軍營的老兵,同理偷偷將西寧軍營的旗幟樹立在營外,放出話是洪國公方晉在此受旨,倘若朕所料不錯,這些人會主動偷偷逃出河州。」
封子庸帶兵數年,他也明白點意思,洪國公方晉一直耗在那,無非是想和先帝一直掣肘,先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