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第1/2 頁)
把切口削的平整一些,第一堆就正常放在那裡,從荷塘提了幾桶水潑在表面。
第二堆用藤蔓把切口處捆緊,直接提的荷塘的水倒進藕杆中間的孔裡面,那一頭的荷葉她也沒摘,等於孔的那一頭是一個密閉的空間,等水灌滿,把灌水的那一頭放高一點,水就流不出來了。
另外兩堆,一堆藕杆的孔裡面灌的是泥漿水,另一個藕孔裡面灌的是細沙水,都儘量模擬被洪水沖刷的環境,看能不能做出水管。
等把所有的藕杆弄好,天都快黑了。
沈葉把剛洗乾淨的手胡亂的在衣服上擦了兩下,對著白曳道:「就這樣吧!今天先回去,過兩天來看看情況咋樣。」
白曳:「不搬回部落嗎?」
沈葉搖頭,「不了,先找到藕杆變成水管的原因,再把藕杆搬回去吧!不然弄回去試,沒成功等於拖回去一堆枯枝。」
第67章 水管接到部落
放鬆了這麼一天, 又忙碌了起來。
後面的日子,兩個人都恢復到原來忙碌的生活。
白曳開始帶著族人砍伐燃木,燃木不像棉樹, 長得比較慢, 一根合抱粗的燃木要長十幾年才能長成。
他們都是從附近的山頭砍了搬回來。
沈葉白天帶著族人收集能存放的食物,到了下午就讓白曳變成老虎帶她去看藕杆的情況。
第三天的時候, 表面倒了水的那一捆藕杆開始變顏色,第六天, 慢慢開始枯萎,藕杆裡面灌了水的也開始變色,另外兩捆灌了泥沙的還是翠綠的模樣。
第十天,表面澆了水的那捆全都變成了枯枝,灌水的那一捆只有一兩根變成了水管, 而灌泥沙的那兩捆,只有二十幾根沒有變成水管。
把所有的水管捅開洗乾淨, 又跟白曳砍了一批藕杆, 還是在原來的地方灌了泥沙進去, 只把變成水管的拖了回去。
等水管的這幾天她也沒閒著,在靠近部落的岸邊找了一處泉眼。
河邊岸邊這種泉眼是最多的,大太陽的時候赤著腳在河裡淌水,一般水都不會太冷,如果哪一塊的水特別涼, 就說明那一塊有泉眼。
沈葉在泉眼密集的地方挖了一個四五米深的大坑, 不到兩天,泉水就把大坑給蓄滿了,用大石塊把四周都壓著,免得泥沙往泉水裡面落。
沈葉找的這個泉眼是最靠近部落的一處, 但距離部落也有一百來米,而且還有一定的坡度。
三四米的管子接了三十多跟才接夠,還好藕杆的結構就是根部粗,長藕葉的那裡就會變細一點,這樣正好細的那端接進粗的裡面去。
怕就這樣接在一起會漏水,每節的介面處,她還用紗布裹了一層,順帶起到過濾的作用。
等把管子接進部落,沈葉才發覺她有點高估了自己。
差不多一百多米的管子,水根本吸不上來,這都不是肺活量大不大的問題,就是管子太遠了,部落又在上面。
沈葉只能在十多米的地方把管子拆開,從那裡把水吸出來,這就簡單的多了。
水從管子裡流了出來,沈葉就把後面那些管子又接了上去。
原本以為這樣肯定萬無一失了,可等了半天,接到部落的水管還是沒有水流出來。
水管她都檢查過,沒有漏的地方,介面處也很也接的很緊。
她在一半的位置把水管拆開,水流到這裡就自己很小了,把管子放平,也只有一點點水流出來。
按照道理來說,她的步驟沒什麼問題啊?為什麼會這樣?
沈葉有些暴躁的扯著頭髮,但凡她當初物理學的好一點,這會兒也不至於幹著急。
其實她也不知道,對著水管吸一口氣,水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出來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