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表白(上)(第1/3 頁)
“哥,我也好奇那小師父說的是不是你寫的那本。”回到觀中安排的客堂,方才一直沒發話的渺渺整理著床鋪,忽對江離道。
江離笑著搖搖頭:“買書核實的事我只隨口一說,倒疏忽了那小師父是個極盼望能進城看熱鬧的,所以一時心軟,沒能直言回絕了她。我會找機會再同她解釋的。”
“你就去一兩日也不打緊的。”渺渺手下沒停,“龍華寺短時奈何慶雲莊不得,我們暫時沒甚麼可擔心的。”
聽到“慶雲莊”三字,江離不由得緊繃起來。
八月,正當他們南下之際,從山東傳來訊息:自龍王廟之後便消失的玄凝閣忽又現身,以雷霆之勢在武林中掀起了腥風血雨。霸州長盛鏢局,南宮金槍門被血洗滅門的噩耗如一根從黑暗中伸出的絞索,猝不及防地勒住了北宗同盟的脖頸,把方得喘息的眾人一下子推回絕命的邊緣。
但這僅僅才是同盟潰敗的開始。其後七日,同盟三十四個大小門派悄無聲息地接連覆滅,任何抵抗都如螳臂擋車般徒勞,不堪一擊得被輕而易舉碾碎。
見此情勢,暫時苟存下來的門派紛紛倒戈投順,爭先恐後地將出賣盟友作為向玄凝閣獻上的投名狀,稍有骨氣的則被迫忍辱逃亡。昔日歃血起誓的結盟上演起背信棄義和爾虞我詐的鬧劇,曾自詡英雄的俠士一朝成了既卑劣又可悲的小人,在玄凝閣冷漠的蔑視下自相殘殺,自行消磨殆盡,徒留給江湖一片唏噓。
最終,玄凝閣的利刃指向了孤立無援的清涼山,只要拔除掉慶雲莊這根最後的眼中釘,甘露教北宗唇亡齒寒,長達十年的南北宗之爭即將以北宗的慘敗告終,從此格悟獨掌甘露法門,龍華寺稱霸武林。
自墮佛嶺之後,親眼見證了龍華寺武力恐怖如斯的江湖人眾皆不禁疑惑:格悟既有這般實力,何以之前長達九年的時間裡,都未能除掉北宗同盟?
其實早有眼光深遠的人看出,區區甘露教和江湖,都不過是格悟實現野心的墊腳石,而他的圖謀遠不止於此。格悟對“六翮”懷有極深的執念,龍華寺以“六翮”為目標的諸般行動均大大優先於解決北宗。憑此或可推測,千萬教徒的信仰和震懾江湖的武力固然強大,在格悟看來卻尚不足以據之以穩奪天下。問鼎天下的關鍵,須在“六翮”中尋。
從他九年前天寶宮奪經一事中已露端倪。其時格悟掌權不久,龍華寺內部派系勢力盤根錯節,他的住持之位並非安若泰山。選擇在此動盪之時離開江西,北上攻襲天寶宮,可謂是孤注一擲,這也證實了“六翮”有令他鋌而走險的價值。可惜格悟從天寶宮毫無斬獲,而反對派系將之據為口實展開攻擊,令他在教中地位岌岌可危,因而他才會在對付北宗上被迫表現得瞻前顧後。
因此不得不說,北宗同盟與龍華寺能夠對峙九年,一方面“老九”張無紹的暗中相助功不可沒,大部分卻要歸結於龍華寺內部隱患未除,格悟根基尚不穩固。在格悟眼中,消滅北宗從來就非難事,卻易引起朝廷不必要的警惕,所以肅清教中異己之前,他並不急於全力周旋。
而同盟錯就錯在誤判了形勢,在奪取了幾次勝利後,便認為己方具備可與龍華寺一戰的實力。就在墮佛嶺偷襲前夕,格悟終於翦除掉了教中最後一個對手,了結了所有後顧之憂,同盟恰在此時不自量力前來挑釁,他於是毫不猶豫地反撲過來,這次卻是拿出了十成實力。被玄凝閣如迴風卷草般碾壓過去後,一敗塗地的同盟方才大夢初醒。
就在所有人都認定北宗氣數已盡,唏噓慶雲莊即將迎來毀滅時,自以為勝券在握,所向披靡的玄凝閣居然在清涼山中三戰三敗,雙方相持十日後,玄凝閣竟只剩不到兩成人,灰溜溜地撤回了山下!
這一發逆轉當真始料不及,江湖立時沸騰,一些本在隔岸觀火的名門正派,武林泰斗不再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