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準備幹一票大的(第1/2 頁)
\"確實如此,腳踩桃花瓣,說明他在正殿附近逗留過,我猜測他今晚定有蹊蹺行動,果不其然。\"劉權銳利的目光落在昏迷的狗子身上。
旁人順勢阿諛道:“將軍睿智過人,殿下能從眾多僕從中選出將軍輔佐,實乃明智之舉,不像這個人,只能幹些偷雞摸狗的勾當。”
劉權面露得意之色,但不忘謙遜地讚揚道:“說到英明神武,還是要歸功於咱們的殿下,現在我才明白,殿下當年在京州低調行事,實則是為今日徹底清算門閥勢力做準備,這番忍耐力真是讓人驚歎。”
另一人介面道:“沒錯,一忍就是五年,直到今天才展現真正的鋒芒,殿下的定力和謀略真是非凡。”
又有一人小心翼翼地提及:“依我看,跟隨這樣的殿下,未來在皇位爭奪中,說不定我們殿下也會有……”
話音未落,大家都看向他,劉權嚴厲警告:“這話在外面可不能胡亂說,殿下現在正韜光養晦,不願涉足這些紛爭。你們是我手下,私下裡說說就算了,若在外面亂嚼舌根,可別怪我不客氣。”
四人聞聽此言,立刻屏息斂聲,紛紛表示理解。
劉權仔細觀察四周後下令:“你們兩人先把狗子帶走,你們兩個隨我趁著夜色出城,門閥必然也有自己的計劃,今晚我們去探探他們的虛實。”
“遵命!”四人應聲,兩人帶走狗子,其餘兩人跟隨劉權出城。
至城門口,劉權出示令牌,三人順利出城,直奔城外的蓮花池。這蓮花池是京州一景,位於桃花江支流形成的湖泊,四周綠樹環繞,湖面開闊,長約數百米,湖水清澈。
月色朦朧中,三人並未沿官道直行,而是穿梭在路旁樹林中,靈活運用晉王在博文學院傳授的偵查技術和反追蹤知識。劉權刻意避開直線路線,選擇S形前進方式,以便在被追蹤時混淆對方視線。三人行進時保持適當間距,不斷伏地傾聽周邊動靜。
經過二十多里路程,三人終於遠遠看見月光下泛著銀色光澤的蓮花池,同時發現不少黑影在月色下來回移動。三人隱蔽接近,趴在地面細緻觀察。
“將軍,看樣子那邊至少有上千人。”一人低聲彙報。
劉權眉頭緊鎖:“這下麻煩了,殿下帶來的五百人能應對得了這麼多人嗎?”
“那我們趕緊回去通知殿下吧。”另一人建議。
劉權沉吟道:“再等等,我們要拿到最確切的情報。”
直至深夜,蓮花池周圍的黑影悉數湧入池南側的樹林中,人數約摸一千五百餘人。這時,劉權才帶領兩人悄然返回京州城。
次日便是約定踏春之期,這場充滿危機的宴會令晉王整夜未眠。曾經,他只是一個在實驗室工作的宅男,如今卻要扮演一個無所畏懼、勇敢赴險的皇子角色。
雖然恐懼在所難免,但他明白,作為一個皇子,他必須勇敢面對這一切,這是他成長的必經之路。歷史上無數的王朝更迭,活到最後的總是那些胸懷壯志、智勇兼備的君主。
他擅長建立一個工業帝國,但治理封地、駕馭人心的學問卻是他亟待掌握的。這次主動赴宴,既是設局引蛇出洞,也是在京州樹立自己無畏果斷的形象,一個敢於直面危險、勇擔重任的皇子。
唯有如此,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才會從心底對他產生深深的敬仰,並在他們心中塑造出一個值得他們忠誠擁戴的晉王形象。畢竟,無人會真心效忠一個膽小如鼠、卑鄙猥瑣的領導者;反之,一個勇於挑戰門閥、為正義事業奮鬥的晉王,則會得到人們的認可和支援。
在他看來,大陳國開國皇帝陳漢民設立分封制度,初衷正是為了篩選出最卓越的繼承人。他並不介意後代間的競爭與鬥爭,因為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一個連皇位爭奪都無法取勝的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