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新式武器之牛逼(第1/2 頁)
申洪濤神情憤然,言辭間難掩不滿:“殿下,此事難道便這般輕易作罷?” 陳華目光深邃,語氣堅定:“憤怒若無實力依託,僅是空洞無力。陰謀與詭計,在絕對力量面前無異於紙糊的猛獸。且待本王令其俯首,自願獻金輸糧之日。在此之前,你應將重心置於原州城的修繕之上。”
申洪濤雖心有不甘,但仍恭敬應道:“遵命,殿下。”對於那些藩王的無恥行徑,他深知當下唯有聽從陳華之策,暫且隱忍。
談及城牆修繕,陳華忽有新意:“隨本王前往工廠區一趟,此番加固城牆,非昔日舊法可比,彼法耗時過巨。”
兩人遂步入工廠腹地,直抵一座龐大的水泥廠前。申洪濤面對眼前堆積如山的白色粉末,不禁生疑:“殿下,此為何物?”
工廠區向來嚴禁外人涉足,其中種種機密,申洪濤自然一無所知。
陳華目光掠過已然頗具規模的工業設施,徐徐解釋:“此乃水泥,此前僅供工廠區建設專用。”他環顧四周,生活區與生產區已然界限分明。
生活區內,食堂定時供應奴隸膳食,居所皆為磚混結構,以水泥與青磚緊密結合築成。此種設計,出自陳華之手。雖不及木構宅院雅緻,卻勝在堅固耐久。屋舍形制狹長,內部設大通鋪,每室容納五十人居住。
申洪濤目光落至青磚接縫間,困惑更甚:“殿下,莫非此物便是水泥?”他手指之處,正是磚縫間填充的灰色粘結物。
陳華始終對水泥之效秘而不宣,世人多未察覺其價值所在。此刻,正是水泥展現神威之時——傳統築牆,需採石山中,再長途運回砌築,效率實為低下。而今,水泥將徹底顛覆這一局面。
水泥的應用則迥然不同,其獨特之處在於,儘管青磚或紅磚的燒製可因地制宜,取材便利,只需從京州輸送水泥至原州即可滿足需求。相較於磚石,水泥的用量相對較少,一次批次運輸足以支撐原州城修繕所需。
更為關鍵的是,採用水泥砌築工藝不僅靈活高效,且增厚牆體的過程尤為便捷。只需逐層累加磚塊,即可隨需調整牆體厚度,直至達到預期防護標準。現代砌築技術已臻成熟,據經驗統計,一支由十名熟練工匠組成的團隊,僅需短短三天,即能完成一座面積達四百平方米、高逾三米的房屋建造。
陳華早有預見,在工廠區已悉心培養了一批技藝純熟的瓦匠隊伍,專為原州城牆的整修工程籌備。他向申洪濤解釋道:“正如你所見,當兩塊磚之間抹上水泥,待其凝固後,二者便會牢固結合為一體。我帶你親自觀摩匠人們如何運用這一技藝,同時請你也思考如何藉助水泥之力,將原州城牆改造得更加適應火炮射擊的要求。”
面對即將到來的蠻族南侵,實現城防堅固與火炮威力的有效結合至關重要。因此,火炮的部署與原州城的緊急修繕工作均迫在眉睫,亟待同步推進。
這段時間內,陳華在督造火炮之餘,特意指令水泥廠加速生產,目的便是為了今日將水泥交付給申洪濤,以便其儘快趕往原州城著手城牆修繕事宜。申洪濤頷首贊同,隨同陳華來到了工廠區中一處依水新建的建築工地前,此處顯然正處於施工初期階段。
“這是未來的紡織廠,當前正抓緊建設廠房,待紡織機械到位後,將為京州軍源源不斷地供應各類軍服與被服。”陳華介紹道。他正積極推動毛建地參照黃道婆紡紗機原理,研發多錠紡紗機。在當前大陳國,單錠紡紗機效率極低,僅能單一紡織一根紗線,嚴重製約了產量。
然而,一旦多錠紡紗機成功面世,這種困局必將徹底改變。遙想古代元朝,黃道婆紡紗機的誕生曾使得其故里布匹產量大幅提升,甚至有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美譽。此刻,陳華委託毛建地研製的紡紗機在黃道婆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不僅技術更為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