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1/2 頁)
如果不在西北封王,他還想在西北設個都護府。
統領西域,威懾北戎,溝通來往,歸攏人心。
但都護府不是想立就能立的,需得好些人力,先去西北紮根數年。
崔九因為攪合到徐善和陸濯這對冤家之間,老皇帝不得不分出點心神關心,是以,他對這個清河崔氏的九郎君,還是有幾分知曉的。他知道陸濯方才沒有誇大,也知道崔九確實適合去西北做牛做馬。
既然考中進士的人,除了留一些在翰林院,其他的都是被分到各個地方當縣官。
那麼,當一當西北的縣官,又有什麼不可呢。
第31章 分離
未放榜時,為了避嫌,崔九沒有登徐府門。
好不容易到了放榜之日,已然入夏,主考大人徐正卿換上輕薄官袍,抖抖袍角,老神在在下朝了。
他終於可以回家了。
那個崔九,不,如今該叫新科探花郎了,還是有幾分真才實學的。
崔九針砭時弊、言辭鋒利,他的答卷在考官間爭議很大。徐正卿沒多說話,他有一些私心的,對崔九過分挑剔的私心。於是,這份卷子,在徐正卿這個主考的建議下,呈到了御前,好壞由皇上定奪。
老皇帝覺得很好。
他正需要在西北插上一把寒光凜凜的鋒刀。
又因崔九過於貌美,是一位風流郎君,老皇帝越發滿意,理所當然地指他為探花。
今日之景,恰如昔日。
方才上朝的時候,老皇帝和藹可親,誇徐正卿事辦的好,問他想要什麼賞賜。
在左右前後的目光中,徐翰林恭恭敬敬地出列,老實巴交地開口——
他向皇帝陛下請賜御醫,給他的夫人診疾。
他一語出,滿堂不解。
就這??
老皇帝都不好意思欺負老實人了,沒把徐正卿的女兒指婚給新科探花郎,讓他們夫唱婦隨同往西北。
徐正卿不曉得自己不經意間做成的事,他作著揖,在下朝後一眾同僚或真心或假意的恭喜中全身而退,他急著帶御醫回去給自家夫人看咳疾呢。
就在這時,他看到安進忠也出來了,手上還捧著明黃的聖旨。
「安總管,這是……?」徐正卿停下步子,他心裡有些咯噔。
「哦,這個呀。」安進忠笑了笑,「咱家要去給新科探花郎宣旨呢,他呀,有好前程。」
說著,安進忠看了一眼西北的方向。
西北——
徐正卿伴駕多日,多於皇帝陛下的心腹之患、所思所想,自然是有幾分清楚的。
他眼睛一閉,緩緩地往後倒下。
一旁的老御醫眼疾手快扶住了他:「徐大人,究竟是您夫人身子不好,還是您不好?」
徐正卿無力地擺了擺手。
西北啊,那地兒比清河遠多了,善善若是遠嫁過去可怎麼辦喲。
懷揣著沉重的心情,徐正卿回了府,一眼看到陪在溫氏身邊的徐善。
他有些磕巴:「善善,今日怎地沒出去瞧熱鬧?」
「當然是爹和娘最重要。」徐善含笑,「再說了,他日自有人登府,我去瞧了做什麼。」
希望不要登府了,登了他也是不會應允的。
翰林大人避開了這事,他問道:「大郎呢?」
「大哥忙著鑽研那塊金石呢。」徐善按了按額角,「自打二哥送與他,他就茶飯不思了,非得把上面刻著的古字推敲出來。」
這鑽牛角尖的勁始終都在,不過往金石上使,總比因為考不成會試當不了進士天天自怨自艾好。
徐正卿也就隨徐羨去了,「二郎也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