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1/2 頁)
《ta是歌手》中,每位嘉賓都不是音樂圈的新人,但大多在入圈後少有露面。有的嘉賓是因為曾有過黑點,有的是因為錯過時機而使音樂生涯蒙塵。
節目以「發現」的角度來篩選這些被時光遺漏的碎片,用「專業」來濾過沙子,用「才華」讓珍珠們重新翻紅。
周如宴進入節目組的第一天,簡單和幾個嘉賓認識了一下。六位歌手中,三位都拿過當年某些選秀節目的冠軍或亞軍。另外兩人一個是冷圈子裡的網路歌手,另一個則是唱了十幾年、在歌壇和影壇裡折騰來折騰去卻死活紅不了的老人。
這麼說,就只有周如宴一個人,和流行樂圈完全沒有過關係。
「第一場比賽不會淘汰,只記錄積分,基本上屬於表演賽。所以,第一輪可以選一首非原創的歌,」導演把一疊紙發給六個嘉賓。
「什麼型別都可以?」年紀最大的徐越人問,「搖滾也可以?」
「可以,節目組配了最好的樂隊,」編導答,「為了達到最好的演唱效果,各位老師還可以請外援,或者帶你們自己的樂隊,這些都無所謂。」
周如宴看著發下來的規則,輕輕點頭。
參加真人秀,最怕的就是節目組亂七八糟的競賽規則。如果第一輪的表演賽限制不多,這會是最方便周如宴發揮的一輪。
比賽前三天,周如宴和曲老師商量,把選的歌進行了二次編曲。周如宴的知名度不夠,第一輪的比賽將是他給觀眾留下第一印象的機會,所以要比別人更加用力。
真人秀的宣傳套路大多相同。宣傳照和通告一放出來,微博上又開始一頓狂刷。《ta是歌手》的節目名字在熱搜榜上掛了一天一夜,也不知道到底真是粉絲熱議,還是花錢買的。
周如宴練習間隙刷著微博,看著宣傳照,有點哭笑不得。
照片上的自己穿著深藍色的襯衣和灰色長褲,帥氣而靦腆。修圖師把他的面板修得能反光,周如宴看了半天,總覺得差點被修掉眉毛和鼻孔。
而且,大概是因為自己由何引工作室推舉,看在身後工作室的面子上,宣傳照上竟然還給了他一個c位。
周如宴自己的微博下,粉絲們也明白了那句「等你」的意思——周如宴前幾天在參加《ta是歌手》的錄製,馬上就要正式跟觀眾見面了,而且是以一個歌手的身份。
老粉絲們哭的稀里嘩啦,評論下一片感慨:被埋沒多年的「鋼琴天使」終於重出江湖,但可惜的是,怕以後再也聽不到他的琴聲。
新粉絲忙著跟引宴cp粉們找萌點,何引那句跟周如宴一唱一和的「等我」,已經在數天內被花式聯想出了八百多個版本。
工作室那邊還沒動手買粉,這邊小熱度就起來了一波。周如宴有點慶幸:這樣打眼看上去,他跟另外幾個參加節目的歌壇老人一比,粉絲資源倒也差不多了。
比賽當天,周如宴閒得沒事做,早早畫完了妝,倚在舞臺角落的陰影裡往外看。
觀眾導演正站在門口給觀眾們分批,按顏值分出來前後的座位:化了妝的好看的坐在前面,多給幾個鏡頭。而那些表情豐富的老手要坐在攝像機底下,以便攝像師們隨時取材。
這種節目的觀眾,大多是從各大高校僱來的「演員」,還有些甚至是專門靠從事觀眾這個職業吃飯。周如宴看了一會兒,覺得有點荒唐,轉身走了。
果然還是古典音樂會省心,不需要太多被打動或感染的鏡頭,聽眾們好好在臺下坐著就可以了,哪需要這麼多表演。
錄製開始,按流程要先錄幾個觀眾們鼓掌或歡呼的鏡頭。舞臺上沒有人,導演站在攝像後面,指導著觀眾群要往哪裡看、要什麼程度的尖叫或歡呼。
搖臂甩來甩去,觀眾們站起來又坐下,錄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