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第1/2 頁)
抗戰愛情劇嘛,她也看過不少,就是在抗戰劇裡,用五分之一的劇情來講抗戰,剩下五分之四劇情都是男女主角談戀愛嘛,這部《向陽花開》讓她覺得做得唯一比較好的,就是不像別的抗戰劇一樣,明明是愛情劇還敢標榜自己是家國情懷,人家上來就很直白地昭告天下——
對,沒錯,我這部劇講的就是在抗戰背景下男女主角談戀愛的故事,有意見嗎?
所以抱著接下來可能會看一部瞎了眼的劇的心情,小楊點開了第一集 ——
比起《向死而生》一上來就是個跳躍性很強、一句臺詞暗含三四層含義,需要觀眾動腦筋去品去思考,《向陽花開》的開場顯然就要親民得多,臺詞簡單,且人物之間的對話都很多。
故事的開場就是當初秦可監製時錯過的在學校拍攝的第一場戲。
剛從n城因為戰亂搬來城的男主楊木在轉學報導的當天遭到了來自學校裡同學的欺凌,絕望之中,女主角向開如女神降臨,救下了哭泣的男主,男主對女主一見鍾情。
中間有兩句名臺詞,分別是女主口中的「這是我的人」,和男主口中的「你不要忘記我」。
令小楊有一種男女互換的既視感,她趕緊點開彈幕,發現這不僅僅是自己的錯覺,而是所有觀眾都這麼覺得。
[史上第一個第一集 就落淚的抗戰劇男主出現了!]
[哈哈哈哈,女主:你是我的人,我要全學校都知道,你,已經被我看上了!]
[明明是個狗血橋段為什麼我看得那麼高興!]
不管人們怎麼否認,喜歡看感情戲這件事,就是刻在人們基因裡改變不了的。
比如小楊,哪怕開啟這部劇的時候那麼嫌棄,那麼不情願,在點開看到開頭男主對女主一見鍾情之後,也忍不住開始期待接下來兩人之間的對手戲了。
接下來的故事發展,就可以看出《向陽花開》的編劇和《向死而生》的編劇一樣,都是懂得如何「殺豬」的優秀編劇了。
雖然是個愛情故事,但男女主角不可能一直談戀愛啥事兒也不幹,所以接下來的大概十集的劇情,可以說就是屬於女主的事業爽文了。
女主角向開,是個獨立自主強大的女性,在哥哥投身軍隊之後,她自認就要代替哥哥成為家中的頂樑柱,一直籌劃著名能完成父親的心願,成為政府財政部的一名科員。
然而在那個年代,一個女孩子想要在政府部門上班,還是政府「錢袋子」的財政部上班,那是很困難的。
首先,要在政府部門當值,你得得到來自學校的推薦信,但學校不是什麼學生都給推薦信的,你得是學校裡最優秀的那一波,且得到校長的認可,你才能獲得這封推薦信。
其次,政府部門沒有收女性的先例,你得出色到讓政府裡的官員們都不得不承認,你確實比絕大多數男孩子都優秀,且獲得政府內官員的內推,才能被破格任用。
最後,你想要進政府部門裡面最重要的「錢袋子」部門,必須要是市長親信或者財政部部長親信才有可能。
這三個階段,就是女主角事業的三座小高峰,也是這部劇播到現在的爽點。
作為班裡成績第一的女主想要學校校長的推薦信,於是主動去找校長,請求他為自己開,卻遭到了校長的拒絕——
他明確表示,自己的推薦信已經有很多學生看上了,其中還包括某某家族的公子,某某銀行的獨生子等,這群人有的數學好,有的體育好,也很優秀,他不可能越過這些優秀的人,來選擇是個女子的她。
於是女主角就想了個辦法,既然校長給出的理由是這些學生都很優秀,那學校裡的解決思路很單純,你既然優秀,我挑戰你,你輸了就當我小弟,那不就證明我比你更優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