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第1/4 頁)
羅琳深吸了一口氣,問道:“傑德,我需要個理由。為什麼要這樣改編?”
“因為哈利長大了。”傑德淡淡地說出了理由。
雖然傑德不願意承認,但是連羅琳都認為傑德是對哈利形象塑造最重要的一個人。甚至羅琳也在一次對粉絲談話的時候覺得傑德的確可以算是哈利波特之父,因為傑德在和羅琳聊天的時候,對哈利的性格塑造其實也給了很多很關鍵的建議。因此在拍攝哈利波特最後兩部小說的時候,羅琳和傑德有了兩種不同的認知。和所有的媽媽一樣,羅琳自然希望哈利永遠是那個依偎在母親身邊的孩子,所以羅琳本能地排斥劇本中任何有關成長的元素,同時也對哈利的世界越來越成人化感到不滿和恐懼。
可傑德卻和所有的父親一樣,鼓勵著自己的孩子去探索成人的世界。事實上很多粉絲都認為在處理哈利這個人物的時候,電影和原著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別。一些資深粉絲認為電影裡的哈利似乎更強勢點,更像一個處於青春期後期的叛逆大男孩。他既想成為一個成熟的男人,同時卻又無法擺脫自己身為男孩的現實。而在小說裡,哈利依然還是那個小男孩。因此粉絲裡對於這兩種處理方法也有了各自的選擇,但是基本來說,大部分的粉絲都能接受。
在傑德和羅琳暢聊了一個下午之後,羅琳算是勉強接受了傑德的劇本思路,但是羅琳要傑德保證在電視劇本里不會這麼做。傑德也答應了,本來電影版就應該和電視版有些區別,電影的深度和廣度要遠超電視版,如果電視版和電影版一致的話,那豈不是侮辱他這個電影導演?
在解決了這個讓傑德和羅琳都頭痛的問題之後,雙方的話題頓時輕鬆起來了,尤其是羅琳這個媽媽和傑德約翰這對奶爸之間有不少共同話題。尤其是得知傑德約翰居然還在為學前教育煩惱的時候,羅琳這個資深媽媽立刻變身成奶爸導師,帶領兩個小白奶爸殺到英國最好的百貨商店,直接衝到學齡期兒童教育區域,開始指導小白奶爸應該如何採購寓教於樂的玩具,以及如何在親子時間裡為小寶寶們進行一定的教育。當然,
當羅琳和傑德這對名人出現不久後,英國的狗仔們大呼小叫地就衝向這個百貨公司。好在這家百貨公司是專做上流社會的高檔百貨,看到名人之後就立刻將他們所逛的區域給徹底淨空了。別說羅琳女士是他們的最高階貴賓,單單傑德的身份也足夠讓他們這樣做了。而傑德和約翰也沒讓一直忙前忙後的經理白費功夫,兩個人的消費總額居然趕上了整個百貨公司平素一天的收入了。當然,大客戶是不需要拎著大包小包回家的,百貨公司承諾會將這些玩具打包之後寄到洛杉磯去。因此羅琳和傑德約翰就在扎堆的閃光燈裡揮揮手,瀟灑地走了。
回到洛杉磯之後,傑德自然是統籌改編哈利波特最後兩部小說的劇本。電影最終還是還要拍攝三集,傑德將三集劇本的大綱和一些設定全部完成之後就交給了自己的助手們。這就是好萊塢殘酷的一點,事實上整個劇本的充盈都是由這些助手完成的,但是他們是無法在劇本上署名的,他們只能從編劇的分紅裡領取自己的酬金。如果是電視劇本還好,一般比較好的編劇還是會願意提攜下後輩,在每集故事裡輪流讓自己的助手們署名。但是電影卻不行,編劇工會明確規定了,只有對劇本的貢獻度超過三分之一才能署名為編劇。這也是為何好萊塢絕大多數的電影最多隻有三個編劇的原因,因為每個人剛好貢獻三分之一。
當然,助手們也不是完全一無所獲的。其實編劇的寫作功力是在其次,重要的是“編故事”的能力。這種能力是沒有辦法教導的,惟有在不斷的實踐中學習,然後就是如果能在大編劇手下擔任助理的話,如果遇上大編劇不想寫又不得不寫的劇本時,自己就有上陣當編劇的機會了。好萊塢一個編劇要混出頭至少要五到十年的機會,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