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陪著攤主演好這出戏(第1/2 頁)
半響過後,西裝男緩緩開口道:“器型不錯,這釉色也是沒話說,瓶口更是沒有任何問題。”
說著還看了釉瓶的底款,直接給釉瓶斷了代。
“如果我沒看錯,這應該是清康熙年間景德鎮官窯那一批。”
“雖然是仿的,但依舊是個好東西。”
西裝男這話看似是在自語,其實就是故意說給胡牧之聽得。
聽著西裝男將這釉瓶吹天,胡牧之心裡感覺有些好笑。
對古玩有多年經驗的他,深知一個道理,但凡有人當你面誇老闆的東西好,那就要記住,你該走了。
不過胡牧之並沒有走,因為他想要的東西還在攤位靜靜的躺著呢。
就在胡牧之思索著以什麼方式讓攤主將那物件勻給自己的時候,西裝男不知道從哪掏出一個套袖。
看到套袖,胡牧之就明白了西裝男要幹什麼。
這是老一輩人留下來的談價方式——袖內拉手。
當兩個買主同時看一件器物的時候,為了不讓別家知道自己出的價,一般都會透過這種隱蔽方式來議價。
“喲,行家阿。”攤主誇讚了一句,這就將手伸進了袖套這內。
比劃了一番之後,攤主開口道:“這不行,怎麼也得這個價格。”
“高了。”西裝男搖搖頭。
“那這個?”攤主道。
看著兩人在那賣力表演,胡牧之很想笑,但又不能真的笑出來,所以只能憋著,別提多難受了。
終於,兩人達成了交易。
“行,就這價格。”西裝男將手從袖套裡取出:“不過我沒帶那麼多錢在身,你等我半小時,我回去給你取去。”
“去吧。”攤主點點頭。
望著西裝男漸行漸遠的背影,攤主看向胡牧之,一臉遺憾道:“小兄弟,不好意思阿,這雍正時期的仿宋鈞窯月白釉瓶那人已經定了,你看看其他東西吧。”
胡牧之明白,按照正常人的邏輯,這會肯定會問對方出多少錢,所以他也就順著攤主的意,開口問道。
“對方出什麼價格阿?”
攤主沒有說話,而是伸出了兩根手指。
“兩百??”胡牧之猜測道。
聽到胡牧之報出的價格,老闆臉色一黑,道:“好歹這也是雍正年間的官窯,怎麼可能才兩百?”
“難不成是兩千?”胡牧之裝出一副驚訝的表情。
“對咯。”攤主哈哈一笑。
“剛才你們兩個在袖子裡的交易誰都沒看到,你說五千都行。”胡牧之撇了撇嘴,一臉的不相信。
“騙你是孫子。”攤主直接亮出了族譜。
只是對於這種專門給人下套的孫子,胡牧之沒興趣。
這就看向攤主,開口道:“老闆,我看這東西心裡癢癢,是真心喜歡。”
“這樣,你誠心賣,我誠心買,一口價,一百,我要了。”
“多少?”攤主還以為自己聽錯了,確認道。
“一百阿。”胡牧之眨巴個眼睛道。
“人家都出兩千了,你才出一百?你覺得我會賣給你嗎?”攤主像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胡牧之。
“誰知道那西裝男還回不回來呢,要是他只是口頭答應,一晚不回來,難不成你就在這等一晚?”胡牧之開口道。
“我相信他會回來的。”攤主篤定道。
“那我們就等著看,如果他真回來了,那代表我跟這釉瓶有緣無分,如果他不回來,那我們在重新談談價格?”胡牧之試探性的問道。
其實,不管是胡牧之還是攤主,都知道那西裝男不可能再回來了。
不過兩人還是很有耐心的等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