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1/4 頁)
秦思陶:“……”
作者有話要說:日更第二天。。。日更君嘆氣表示早幾年在農村買房的政策步驟向懂行的基友詢問的,厄,這基友跟日更君是一個省的,日更君做了不少工作,力求比較靠譜,所以卡了很久姍姍來遲。。。
╮(╯▽╰)╭不是法律工作者,不在農村居住,要是還有BUG請懂行的筒子們告知。
矮油,這是第二天呦~筒子們要時常給憊懶的日更君撒花加加油呀
☆、65實際偏差
林城在手機裡給秦思陶介紹了個在縣裡很有關係的熟人;建房買地的手續竟然兩天就全半下來了。
在這個熟人的建議下,秦思陶付了一筆這年頭在這個鄉里比較可觀的錢給村裡。秦思陶知道;再過個兩三年,當房價上漲的颱風尾掃過這裡的時候;這塊地的地皮還是相當便宜的,而且這樣子村裡也會看在這個的份兒上在輿論方面給自己加個安全鎖。
但是,交完了錢簽好了合同;李朋問了問花費,覺得很不可思議:“怎麼會這麼貴呢?批個宅基地不是通常就是象徵□點錢就行了嗎?”說完他心裡有些懷疑村支書聽說大行哥賺了大錢,要讓他狠狠地出次血。
這種懷疑並非是空穴來風,因為這兩年姥娘村裡漸漸流傳起中說法,大行哥在上海工作,當了大老闆;自己開了家公司,平時不用幹活,指派著手下的人就行了。
對於這種無稽之談,李朋向來是嗤之以鼻。
他的大姨,大行哥和淘淘的娘,是從農村裡考上師範中專跳出農門的。姥爺姥娘務農為生,底下兒女一共5個,姥爺曾經笑嘆原來他小舅也出生了之後,家裡連吃飯都成了大問題,都說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那絕對不是瞎說。他小舅長成半大小子的時候,姥爺整天為怎麼讓全家人弄點吃食發愁,農村講究多子多福,可是這麼一大家子,養起來格外艱難。在以前那個貧瘠的年代,姥爺硬是靠著股闖勁兒和全身的好力氣,把兒女們好好拉扯大。到現在他娘跟他講古,都得感嘆姥爺姥娘不容易,三年自然災害,村裡餓死了好幾個,撐過去那段苦日子的同齡人的個子普遍很矮,唯獨她們兄弟姐妹5人,身高都算是比較標準。
農村都是時興兒子繼承土地房屋家產,女兒嫁到別人家都成為外人,只是有贍養的義務,沒啥財產繼承的權利。即使是姥爺姥娘心疼大姨要獨身到外地工作定居,想著要貼補些,又能拿出些什麼呢?李朋曾經聽他媽提起過,大姨中專畢業前一年大舅已經娶媳婦了,姥爺姥娘傾盡家財給他蓋了新屋,大舅結婚的時候大姐還把她省吃儉用攢下來的國家師範補助給了大舅,手頭裡根本就不可能剩下多少。
大姨父的老家更窮,他們兩個人相親結婚的時候比起大舅結婚的場面還要簡樸,雖說大姨和大姨夫都是城裡人了,有了比較體面的工作,可是吃死工資的人,能有什麼資產供大表哥在海城這麼短短几年開起大公司呢?
這些顯而易見的事實,連他這種初中畢業在社會上混了幾年的小年輕都明白,可笑還有那麼多人相信。連他大舅媽和小舅媽這樣的渾人,都消停了許多。
李朋看了看來時坑坑窪窪的公路,嘴巴里泛起了一股子苦澀的味道。他們這裡,他們這群人,還都是為了個“窮”字鬧的。
要是不窮,他小舅能容忍了這麼多年小舅媽三天兩頭的罵、鬧,性子越來越木訥嗎?剛結婚時小舅媽和小舅吵架,小舅媽早些年嫌棄小舅窮,以離婚為威脅,讓小舅生生低了頭,從此再也沒翻過身去,家裡這麼窮,離了婚怎麼可能會再找個老婆呢?無論是姥爺姥孃家,還是小舅家,到了這會兒都是一窮二白了。要是不窮,他大舅計較小舅,得了姥爺姥娘一家土房跟二老住在一起,佔得那麼一點便宜,鬧著爭二老為了兒女榨乾了油水的最後一點資產嗎?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