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2 頁)
從樹屋行至小溪約五分鐘左右,撥開一堆灌木叢就能見到熟悉的溪流。
聽著嘩啦啦的流水聲,原初貝站在灌木叢前,扒開矮樹,距她一米遠的溪邊,有幾隻動物正在低頭吃草飲水。
它們頭部長得像鹿,身子長得像綿羊,一身綿密的白色絨毛,像是綿羊和鹿的結合體。
原初貝一時大喜,這種食草動物,大多性情溫順,除了愛吃草類和植物果實,若將它們馴養,相當於多了個食物探測儀。
更重要的是,它們對鹽分的需求也很高。
但因為植物的含鹽量一般會很低,所以它們會經常去別的地方尋找鹽分,比如鹽鹼地、鹽礦等等。可以說是野外的「尋鹽高手」。
鹽可太重要的,人一旦缺少鹽分,就會導致電解質失衡,出現疲憊無力、肌肉痙攣等症狀。
像他們這段時候,就只能透過動物血液來補充鹽分。
最最最關鍵的是,做菜少一味鹽,再好的廚子都沒有靈魂。
原初貝又抬頭看了眼發灰的天色,夜晚是動物的天下,兔子急了還跳牆呢,她還是不要輕舉妄動了。
她按下衝動,慢慢地蹲下,用灌木叢擋住自己的身子。
等了好一會兒,這隻陌生動物終於走了,她這才把核桃籃子提了回來。
程年剛把火升起來,正坐在土灶前添柴。
「我剛剛在溪邊看到只很奇怪的動物,長得又像鹿又像羊的,你知道嗎?」
程年想了想,搖頭說,「不知道,怎麼還會有這種動物?那咱們現在要去抓它嗎?」語氣裡全是好奇和興奮。
「別了,現在太晚啦,而且它們早走了。」
原初貝蹲在他身邊,把核桃放到石板上,拿出幾顆,用石頭敲碎外殼,用手捋開碎殼,撿出白色果肉。
她拍了拍程年的肩膀,示意他拿出手來,接著,把果肉放到他的手心裡,「嘗嘗,看好不好吃。」
火柴燒得噼裡啪啦響,原初貝的手指觸碰到了程年的手掌心,很輕,很快,但那一刻,程年突然覺得掌心莫名發麻,酥酥的。
「嗯,挺好吃的。」他吃下果肉,在暗處悄悄地甩了甩手掌。
那點麻意還沒散去,此時,他又感覺胸口發悶,這間小棚屋顯得尤為逼仄。
撂下一句,「我去做石臼了。」,匆匆離去。
最近,原初貝對研磨這項需求十分旺盛,於是拜託程年幫忙做個石臼。
做石臼是個磨人的工作,要先用岩石在花崗巖中間磨出個淺坑,接著往坑裡加水,再用木樁一點一點的打磨,直到磨出個深坑,石臼就做好了。
原初貝把洗淨的馬齒莧,放入鍋裡過熱水,等湯汁都變綠後,撈起馬齒莧放進木碗裡,放上一把生核桃碎,再灑些幹辣椒。
嘗了一口,果然只有植物的原生味道。
她砸吧砸吧嘴,在心裡再次哀嚎:啊,要是有鹽就好了!!!
第二天下午,他們打算去掏蜂蜜。
山林有不少蜂巢,離他們最近的,藏在桂花樹旁邊的岩石洞裡。
帶著桂花香的蜜,想想都覺得格外誘人。
沿著小溪往前走一會,隔著老遠,就聞到了桂花香,走近後就能看到一顆極其茂密的桂花樹。那棵樹約有五米高,底部根處分出了三株樹根,四周樹枝往外伸展。
桂花樹旁邊是陡峭的巖壁,在最下面的黑白色岩石縫中,有一道兩掌寬的牆洞,洞口偶爾會有蜜蜂從裡面嗡嗡地飛出來。
程年蹲下來開始生火,等火燃起來後,拿起一捆幹艾草放在上面燃燒,踩滅,濃煙四溢。
他們沒有防護的東西,只能用舊衣服裹住腦袋,只露出一雙眼睛。
因為蜜蜂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