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2 頁)
唐翠花瞥他一眼,「你擔心個什麼,人家過得比你好。」
「狗蛋兒是老四的兒子,我能不擔心嗎?我今天在公路上鏟雪,就聽到其他村有人說金河村那條橋上死了人。這狗蛋兒要去縣城,可不得路過那兒,要是遇到危險咋辦?」
唐翠花愣住,「金河村那條橋?我都走過兩回,那地兒是夠荒的,可也不至於死人啊。」
「我也只是聽幾個大姐在那聊,說死的是修橋的人,都驚動了好幾個村子。」
「那抓到兇手了?」
「這哪能抓到,聽說也沒有盜走錢財,屍體都拉到了縣城的公安局。」
這十里八鄉發生什麼事,根本藏不住,橋頭死人的事,很快就傳到了林書的耳裡,還是陳發春聽到後,嚇得屁滾尿流,第一時間來告訴林書。
林書只告訴讓他冷靜,只要不告訴任何人,這事就不會有人發現。
縣城是暫時不打算去了,林書這幾回賺了的錢,除去家裡的開支,加起來還剩有四百塊。
如今他要考慮的就是彩鳳和黑娃念書的問題,還有黑娃和小麼兒的戶口。
林書帶著老林家的戶口本,去鎮上給小麼兒辦理了戶籍手續,取名林忍冬。這名字沒什麼含義。對他們這個小小的家庭而言,只要忍過冬天就好了,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小麼兒的手續辦的很快,這個年代也不需要醫院的出生證明,都是在家生的。可黑娃卻因是林書撿來的,收養手續極為麻煩。且不說不知黑娃的親生父母是誰,林書如今只是個七歲的孩子,根本不具備收養人的條件。
沒有戶口,意味著不能上學,在雲峰村生產隊這個小學讀書,都需要戶口證明。
過完年開春,生產隊又開始出工,林書也沒停歇。
黑娃念書的事落實了,生產隊隊長向村長請示了這事,村長批准,只要到時候從公社弄個證明就行。
林書打算讓彩鳳和黑娃去鎮上讀書,鎮上的教育水平至少比村裡的好些,要是條件允許,他還想將兩個孩子弄到縣城去,只是縣城太遠,只有拿介紹信住在旅館,這會花一大筆開銷,若是回家住,那一天的時間都花在路上。
鎮上讀書的課桌,可得自帶。林書這幾日,找了師傅,砍樹做了木桌,木椅。又去供銷社,買了糧食回來。公社發的粗糧,就他留在家裡吃。供銷社買的大米,到時候帶到學校給彩鳳和黑娃吃。這孩子去了鎮上,衣食住行都要考慮。這才春天,還有幾個月,林書就連兩孩子的衣服都給準備好了。估計到了那時候,又穿不上了。
春天來了,漫山遍野的梨花。沒過幾日,這桃花,杏花也開了。村裡的人都在忙活著挖水渠,修水庫,連林書都去了好幾回,搬石頭賺工分。
這年代插秧,田裡的水都需要從水庫放,村長格外重視水庫修建,全村的人都來了,林書還看到好幾個知青。
知青自從派下來,村裡給專門修建了知青點,吃住都和普通村民一樣,除了剛開始幹不了活,現在是比誰幹得都麻利。
婦女們在一起幹活,就喜歡談天說地,而她們又以為孩子們不懂,什麼話都說得出口。
而知青男男女女中,林書經常聽到一位姓蕭的知青,今日這位蕭知青也在修水庫,林書就好奇地看了眼。
那人穿著白襯衫,身高一米八幾,旁邊那些做工的農村男人站在他面前,簡直相形見絀,尤其是這人還懂得打扮,留著舊時代香港美男的中分髮型,柔順的頭髮,都能做髮型模特了,關鍵是這張玉面小生的臉,笑起來還有些儒雅,難怪這十里八鄉沒見過世面的姑娘,都拜倒在他的西裝褲下。
沒錯。
這六十年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村,還有人穿著看起來高檔的西裝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