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第1/2 頁)
梁方一怔,他大概猜到為什麼元九曜會收留瑾石了。
崇盡關那場鬥陣,是他的父親梁杭聯手元初同北成主祭蘭安的一戰,不論是繪陣師還是士兵平民,都死傷無數,後來元初謝絕豐元帝的封官,用對那場大戰心中有愧的理由,選擇去遊歷山川,也是為了沿途幫助那些因為那場鬥陣而失去家園的人。
然後他遇到了瑾石,在眾多因為這場戰爭失去雙親的孤兒中找到了這個對陣法天賦極高的孩子,收作了徒弟,又因為對他心裡有愧,所以一直縱容。
還好瑾石在這種縱容中並沒有長歪。
梁方心裡一下子對瑾石寬容了許多,教起瑾石來也多了幾分耐心。
瑾石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冷著臉的小夥伴突然對他如此和顏悅色,但還是很開心能和梁方相處融洽。
等宋成園回來的時候,兩個小孩已經完成了自陳,正湊在一起讀一本繪譜,看起來其樂融融的模樣,哪裡還有一開始鬧彆扭的樣子。
宋先生滿意地笑笑,果然,小孩子鬧彆扭的時候大人不要插手,給他們自己待一會,就能完美地解決問題。
等元初來領瑾石回去的時候,瑾石的心情很好,一路上嘰嘰喳喳地跟元初講新朋友梁方如何如何好,他還教自己學字。
元初問:「既然和梁方做朋友,那你有沒有想學鬥陣?」
瑾石愣了下:「為什麼要學鬥陣?」
他不是不會鬥陣陣法,只是不喜歡鬥陣,也並沒有想往這裡發展的想法。
而且,梁方在瞭解到自己不喜歡鬥陣後,也沒有再和自己說起這個了。
為什麼和梁方做朋友,就要學鬥陣呢?
元初遲疑了下,嘆了口氣,沒有進一步解釋,而是揉了揉他的腦袋:「算了,回去吧。」
作者有話要說:
約法三章,嘿嘿嘿,梁小方你等著後悔真香吧
第010章 文王
崇盡關一役的大功臣、那個視功名利祿如無物、心懷天下的元九曜攜徒弟回京的訊息沒過多久就傳到了皇宮。
於是豐元帝的聖旨便到了元府。
豐元帝召見元初,在詢問了他的意向後,給他封了一個繪陣司的閒職,並因聽聞元初帶了一稚童,體恤他帶孩子辛苦,派了若干的嬤嬤丫鬟到府上以供差遣。
現在繪陣司局勢複雜,國師梁杭是皇后的哥哥,大皇子的舅舅,而繪陣司南衙右使謝崇是謝貴妃的弟弟,是二皇子的舅舅。
當年老國師在位之時,梁杭任繪陣司北衙左使,同謝崇一樣都是老國師的接班人選,後來崇盡關一役,北成大沐議和,北成退軍,豐元帝親妹錦呈公主遠嫁北成和親,皇帝指婚老國師的女兒和梁杭成婚,這國師一職自然落在了梁杭的頭上。
那是本來該梁皇后獨大,立大皇子徐璋太子的局面,卻不想二皇子徐允展現出了繪陣天賦,豐元帝不知是出於有意制衡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開始寵愛二皇子,輕忽大皇子,這太子之位便成了懸而未決之事。
元初無意摻和進這亂七八糟的局面中,所以才向豐元帝討了個閒職,在繪陣司梳理和編寫些繪譜,順便給繪陣司裡的繪陣師們一些指導。
而瑾石現在在國師府的私學裡進學,為了防止謝崇那邊有什麼猜測,元初也時不時地去謝崇府上走動。
現下京城裡都知道了,新來的元九曜是個不折不扣的「中立派」,不會參與進雙方的奪嫡之爭中。而元初也因為「中立「,竟然比梁杭和謝崇更得豐元帝的信任。
大人們之間的彎彎繞繞並沒有影響小孩子們的交情。
自從和梁方做了朋友後,瑾石每天不用元初催,就早早地起床洗漱,精神抖擻地準備去找小夥伴,以往看來十分枯燥的讀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