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龐籍府中震王曾(第1/2 頁)
自從踏青詩會以後,龐府上下都覺得龐雲像變了一個人一樣。
以前整日無所事事即使是去書院讀書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學了什麼不知道,大抵是在打發時間。
現在龐雲每天忙的腳不沾地,每天一大早便急匆匆的出了門,晚上很晚才回來,整日在書院與商行間來回穿梭。
對於此事龐策與夫人倒是樂見其成,雖說商賈乃是賤業,但大戶人家並沒有排斥此事,只要是不掛名就可以,龐雲愛怎麼折騰就隨他。
這一日龐雲照常吃過早飯一大早就出了門,看到後院涼亭下自己的爹在那寫些什麼,就過去和父親打了聲招呼,恭敬的離開了。
同兒子說完話的龐策又重新坐下,在桌上的信紙上提筆寫了起來。
“醇之吾弟安否?自濟州一別,已半月有餘,兄甚念。
府中土豆長勢喜人,並無異常,愚兄甚慰。土豆一事,牽連之大,影響之深,不可小覷,望弟思之慎之,小心行事。若有所成,則大功於大宋社稷,黎民百姓。你我兄弟二人亦將青史留名!
……
郝仁此子,胸有溝壑,非同常人,我龐氏一族需善待之,切不可妄生嫌隙。幸得雲兒秉性純真,與之交好,愚兄甚慰。
此子所學之廣,鑽研之深,兄生平僅見。新造之物名曰香皂,隨信送到,弟可自觀。
……
以上種種,已奪造化之功集天地靈韻,非常人可為。然數日前一場踏青詩會,才知其詩才更盛。所作《臨江仙》、《卜運算元》兩詞。才華橫溢,古今少有,畢竟流傳千古。隨信附上,以供賢弟鑑賞。
……
千言萬語,謹此敘復不宣。望弟千萬珍重。
兄策五月書於濟州”
龐策放下毛筆,等待墨跡變幹之後才將書信放在信封之中,招來一個縣衙裡專門負責送公文邸報的鋪兵,交代他帶著書信和準備好的禮物,去京師交給龐籍。
自從上次詩會後,龐策對郝仁更加重視了,原本以為他只是一個精通易牙之術善於鑽研的人,只是有些好感而已。可是見識到他的詩詞一道的造詣之後,內心對他更加看重了,覺得郝仁是一隻潛力股。
他生怕龐籍只顧著土豆的功勞而忽略到郝仁的重要性,怕他漏報了郝仁的功勞,特意給自己的弟弟寫了一封親筆信。
讓他提高對郝仁的重視,在他心裡,結交郝仁才是龐氏家族利益最大化的保證!
而被他擔心的龐籍,此時此刻正在京中的家裡,面見一位大人物。
看著坐在一旁的五十多歲的王曾,龐籍內心震動,這位大佬怎麼跑自己家來了?
試探性的開口,“王相,有什麼事派人來說一聲,籍自當登門拜訪,怎得還勞煩王相親自前來。龐籍惶恐啊。”
王曾因為與太后劉娥不和,被劉娥藉故趕出京師五年,去年劉娥崩了,仁宗親政,才有重新啟用王曾,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了。
重回京師的王曾氣度更加沉穩,看著眼前有些惶恐的龐籍,先是朗聲大笑,接著才出言安慰道:“醇之勿慌,今日休沐,老夫閒來無事四處走走,來到此處才聽僕人說這是你的宅邸,進來討口水喝。”
龐籍才不會信他的鬼話,你堂堂一府相公,會跑到我這小廟討水喝?
只是王曾不說,他也不好過問,只好配合著送上茶水陪著他聊天。
一邊喝水一邊觀察龐籍的王曾今天雖說是真的恰巧路過,但登門拜訪確實是有點事情,想借機敲打龐籍幾句。
正如夏竦認為的龐籍具有宰相之才,日後必成大器。王曾同樣很欣賞龐籍,覺得他有能力有手段,和自己一前一後回到京師朝堂,今日正好路過他家,為了朝堂的穩定,就有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