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連考八次的學長(第1/1 頁)
高考之難,我上高中學習期間,經常聽到同學們或老師說,我們學校每年高考,應屆生只要不掛零就是勝利,也就是說鄉下應屆畢業生,能有一個人考上大學都很難。 80年代高考生,對應的是60年代人口高峰期的人群。 同齡人考大中專升學率很低,被視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有些學生連續參加七八年高考,也不一定能考上學校,對於最終考上學校的學生,人們稱他們是經歷“八年抗戰”考上學校的。 80年代大中專招生有嚴格的年齡限制,年滿18歲的往屆生不能參加中考,年滿25歲的往屆生不能參加高考。 我在三江中學的學習期間,深感農村高中應屆生要考上大中專學校特別難。 讀高一時,我見證了三江中學高84屆兩年制四個班的應屆生,沒有一人上大專線,只有一個周姓男生上了中專線,上線率為畢業生人數的約0·5%,我參加高考的1986年,學校兩年制四個班,應屆生也無一人上大專線。 特殊年代造成城鄉中學師資水平嚴重不均衡,城鄉教學質量差距巨大,農村學生要跳農門難度很大。 1986年高考前的一天,我在學校裡遇見了“8年抗戰”鄰居大哥孫貴,我與孫貴是鄰居,認識他很多年了,他年長我幾歲,我讀小學四五年級時,他就是遠近聞名的在校高中生。 1980年,我小學畢業時,他就參加過一次高考了,那一年他沒有考上大學,但他在我家鄉人們心中,是個非常有文化的年輕人了,尤其他在我幼小心中,我覺得他是個很優秀的青年,是我學習的榜樣,更是我很崇拜的偶像。 經歷幾年之後,我也進入了高中學習,並在一次課間休息時,我不僅認出了他,還與他私聊了很長時間。 “孫貴哥,我已經幾年沒有看到過你了,也沒有聽到過你的具體訊息,只聽說你還在讀書,至於讀什麼,我就不知道了,我今天看到你在學校裡,心裡感到很震驚,覺得你不像是在學校當老師,更像是在學校讀書,在今天看到你之前,我一直認為你早已上完大學,早已參加工作了。” “江強,你現在已經長大了,而且也是要即將參加高考的人,我就把我的教訓告訴你吧。”, “謝謝孫貴哥。” “江強,我從80年第一次參加高考起,至今已經連續幾年參加高考了,每年總是差一定的分數,我今年已經23歲了,今年是我第七次參加高考,如果還沒有考上學校,明年我就參加第8次高考,也是我今生最後一次高考了,因為明年之後,我就因超齡而不能參加高考了。” 聽了孫貴的話,我很同情他沒有考上學校的遭遇。 之後,我經常聽到有人喊他“孫校長”,“抗戰老兵”之類。 由於他在學校裡呆的時間太長,師生幾乎無人不認識他,無人不知他的“事蹟”。有一次我看到了時任學校莫校長路過孫貴旁邊時,我對孫貴大聲進行了招呼:“孫貴校長好!” 莫校長微笑地先看看他,然後轉過身來也看看我,他沒有說一句話離開了。 從在三江中學待的時間來說,孫貴在學校裡已經待了8年,莫校長在學校裡工作時間才兩三年,同學們稱呼孫貴為校長理由還是很充分的。 後話,我與孫貴同時參加了1986年高考,他讀的是文科,那年他如願考上了師範大學,也當了一輩子老師,曾與我在同一鄉中,共事過幾年。 他“8年抗戰”成功考上大學的故事,在勵志的同時,也讓很多學生對高考望而卻步,覺得高考太難。 我後來認識的何東同學,他和孫貴一樣,也是學文科,也是同一年考上的師範。不過,何東先後在崇慶縣6所完中都復讀過,他是真正經歷了8次高考才考上大學的,他是正統的“八年抗戰老兵”。 巧合的是,在2023年裡,我先後見過孫貴、何東兩人,他們因已年滿60,已經在享受退休生活,我因比他們小几歲,還要四五年才能退休。喜歡特差生逆襲傳奇()特差生逆襲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