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第1/2 頁)
陸知看見裴宛初抱著衣服走過來,立刻停手。
「裴導,不好意思,吵到你了吧?」
「我哥估計塞著耳機睡覺,叫不起來……」
裴宛初也是無語,戴著耳機睡覺,你打個電話不比砸門有用?
「你哥回去了……」
「啊?他沒告訴我啊。」陸知急忙掏出手機,v信,簡訊,通話記錄挨個翻了一圈確實沒有任何資訊。
「他告訴你了?」
陸知疑惑,這弟弟真的當衣服啊,說扔就扔,裴宛初也瞧出來聞意並沒有告訴陸知,為了避免尷尬,他心虛地否認了,說晚上聽見聞意出去開車猜的。
「呀,半夜給你吵醒啦?這個人走就走了……動靜比狗還大,裴導你別生氣,我批評批評他。」
陸知說著話舉著手機大咧咧走到了一旁。
陸知和顧驍蘇跟著上了三天的課,每天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和小朋友打成一片,放學後認真做作業,兩位一直對劇組到來心有芥蒂的老師終於放下了所有擔心。
第三天放學後,裴宛初邀請兩位老師一起回他們的住地吃飯,在飯桌上,對於土門村的教育發展,裴宛初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學校的一切,除了教材是國家提供,其他的從作業本到粉筆,幾乎都是靠熱心人捐助。最難的不是物質上的窮,是精神上的窮。
兩位老師年紀都是三四十歲,語文老師的同事曾經是這個學校最早一批的志願老師。
最開始國家是沒打算在土門村建學校的,最近的學校是在鎮子上,孩子們只能步行去上課,但是開學不到一週土門村的孩子一個都不去了。
學校老師天天步行來家訪,勸說讓孩子們去上課。
這裡的村民都以孩子太小,走那麼遠辛苦,不安全為由拒絕了。
情況反應到上面,經費吃緊也很為難,後來有好心人出資捐建了這所學校。上面迅速調配師資,確定了支教方式,本以為土門村的教育狀況會迅速改善,哪知道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幹。
第一批支教老師派過來一年,上課的時間加起來不到一個月,每天都是在村裡抓孩子……
孩子不想上學,家長不僅不重視甚至反對孩子上學,在這裡3歲都能算勞動力,能掙錢。
「三歲掙什麼錢?」陸知驚了,對於他優渥的家境,調皮搗蛋的性格,13歲還在闖禍讓爹媽出來賠錢收拾殘局,根本無法想像:這裡的小孩3歲就能掙錢?
果然世界的參差。
「你們也看到了,這邊土地種不出什麼農作物,勉強夠吃吧。以前會有一些企業過來給活,現在基本就是出去打工的收入,村裡的該申請困難補助的都申請困難補助了。現在村裡都是老人了,也沒誰給安排什麼活了,沒什麼是做的小孩們也就該進學校了。」
第50章 金主投資
以前企業給到村裡扶貧的那些活,難度不大,強度也不算高。
基本上是是糊紙盒,串珠子等一些用機器沒辦法完成的細活,說起來細,幾乎沒什麼難度,學一學,只要能拿筷子都能做。
幾歲小孩確實沒問題。
報酬都是計件,小孩自然也可以貢獻勞動力。
「為什麼你們在這裡有支教期?感覺就像出差?」
陸知有認識過不少去支教的人,很多都是短期。但是裴宛初電影裡的人物,在窮鄉僻壤待了一輩子,他要搞清楚這兩點的區別。
「國家性質的支教都是有期限的。民間自發行為,或者自願考到偏遠地區學校的可以沒有期限。」
「為什麼?」陸知接著問。
「你看啊國家安排支教,並不是說你報名就能成,要選。選什麼呢?選資歷,這不是論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