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第1/2 頁)
崔清那個老糊塗根本就不曾真正看重過這個孫女,不然她也不至於撕破臉反對,可惜最終她女兒還是要依靠這個祖父,是她這個母親無能。
這些年去清河的人回來都說,阿蓁過的好,崔氏很是看重她,她心裡慶幸卻又擔憂,灶女哪裡是好當的,她曾祖母就是個例子,外人看著花團錦簇,可內裡的苦只有自己明白。
小盧氏改嫁後生的兩個兒子就在她身旁,大的叫照哥兒今年六歲多一點,小的旭哥兒才四歲,正是淘氣的時候。
王氏十六郎已經開蒙,今天因為崔家的姐姐要來,小盧氏特意給他請了半天假,如今小大人一樣坐在小盧氏下手的位置,他旁邊的十九郎年紀畢竟還小這會兒有些坐不住了。
「阿孃,姐姐什麼時候來?」
小盧氏安撫的拍了拍兒子的後背,溫聲道:「就快了。」
時知他們的船剛一靠岸,王氏的僕人就看到了,他們這兩日一直守著碼頭,車馬轎子也都一應備齊候著。
這位女郎除了是他們主母的前頭的女兒外,更重要的那可是清河崔氏的灶女,怠慢不得的。
崔氏在江南也是有別院的,這裡的僕人早就打擾乾淨等著主子過來了,但因為顧及小盧氏和王氏的面子,時知還是答應小盧氏信中的懇求,去王家住些日子。
行李大半都運到了別院,時知只帶了貼身女使、十個男僕去還有三十個護衛去王家,其餘人都跟著阿茄在別院等候差遣。
「這些日子你們自己預習,回來後我要抽查。」時知給阿勤幾個也佈置好了功課。
小盧氏二婚嫁的是王氏家主的次子王銘,他幾年前坐到了餘淮鹽鐵轉運使,太原王氏自從三十年前就開始把勢力南遷,如今除了長安官居要職的宗子王釗和兩個旁支官員,其餘的四品以上官職大多都在南方任職了。
第41章 聽說晉州太……
聽說晉州太原王氏早些年漸漸已經開始把部分族人南遷,如今除了他們族地太原,王氏在江南的勢力也不容小覷。
王釗是王氏嫡脈,他三十出頭就做到江南鹽鐵轉運使這個職位,說一句年輕有為也不為過,走到這個位置上縱然有家族的支援那也得自身出色才能坐穩。
從碼頭下船後,進城走了不一會兒聽著街口叫賣聲時知就知道這是座繁華的城市,這種熱鬧程度她只在長安聽到過,又走了半個時辰後馬車停了下來。
「稟女郎,轉運使府到了。」
王氏開了大門迎客,這一點還是讓崔氏跟來的人比較滿意的,起碼王氏他們並沒有因為女郎年幼就怠慢崔氏的繼承人。
進了大門在二門下轎後,時知就看到幾個穿著體面的僕婦和女使似乎是早就等在這裡迎自己了,一看到時知下轎後立刻一臉喜氣的給時知行禮。
「奴婢見過女郎。」
她們都是小盧氏身邊有體面的僕婦,知道女君對這個頭婚女很是看重,自然不敢失禮。
轉運使府是個五進宅院,管著鹽鐵自然是肥差,這府邸一步一景不說,每一處都透著世家都有的低調奢華。
江南建築精巧雅緻,王釗這個府邸就很有些江南韻味,不過與時知在現代見過的園林不同,這裡的建築和北方一樣還是有些唐宋風格的影子。
小盧氏如今的公婆都在太原,所以這座府邸是她當家做主想來日子還是愜意的,要不是礙於禮法她早就去碼頭接女兒了,但為了很多事她只能忍著在內宅等。
時知見到眼前這個麗裝婦人幾乎要忍不住心頭的詫異,她控制住表情一絲不苟的向對方行禮磕頭。
小盧氏和她媽媽果然長得非常像!
「阿蓁見過母親。」
看著眼前這個給自己行禮的女孩兒,小盧氏拼命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