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第1/2 頁)
忽地想起了自己書架上那本已經讀完的《茶經》,一直為找不到理由再去接近陸婉兒而久久無法入眠的溫彥行,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想到了此書或許是能討其歡心的好物。改日可親自將其送至店裡當面給她,豈不是也算名正言順地好意之舉。
別說,這本書於陸婉兒而言,的確算是特別「珍貴」的禮物!其中所述的茶之一道,精深而廣博,讓一直僅流於個人喜好和領悟的陸老闆,終於領略到了學識淵博的力量,也為其眼前所謀的營生,和未來專研此道的計劃都提供了最堅實可循的理論基礎。
而和陸婉兒恰巧同姓的這位陸氏奇人,也成為了陸婉兒以後的行商人生中,奉為圭臬般的存在。
由此可想,當溫彥行拿著此書第二次去店裡的時候,陸婉兒只是好奇之餘細翻了幾頁目錄,便對溫家公子此番贈書的「大恩大德」充滿了感恩!只覺自己這是又欠了一個大大地人情,也因此對不僅容貌上乘且學識更是廣博的溫彥行,心下崇拜也親近了許多。
回去細讀之後,更發覺陸羽從茶道品評瓷器那篇裡,不僅講了洪州瓷褐不益用來飲茶,還說了「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透過對比邢越之瓷的特徵及優劣,對越瓷評價甚高。
這令陸婉兒心下不禁也在想,類冰似玉的越瓷到底是什麼樣子?擁有青翠奪人的釉色,更使得秋水澄、發茶香的秘色瓷之「密」,又到底為何?
這或許就是陸記的洪州窯,以後要專研的方向領域,需得儘快寫信告知姐姐。還有這本《茶經》一書,也是需要自己認認真真地手抄一份,一併寄回去的。想來一向喜歡此道的陸珍兒,看到這短短不過幾千字的書,只會比自己更喜愛吧。
於是有幾日閒暇時候,溫彥行便看到陸婉兒在院中耐心抄書的場景,心中倒有些後悔起來,自己當初便該這樣細細謄抄一份送於她,而不是直接把房裡的送出去,倒也不是說以後想看便沒有了,而是那樣或許更能體現自己的心意,畢竟論起書法來寫得定不會比那印刷的差。
溫彥行倒不知陸婉兒因何抄書,不會是為了把原版送還於自己吧?這倒是溫公子想多了,畢竟謄抄上一遍,就已經讓陸婉兒覺得手臂痠痛,短時間裡當真是提不起興致再去抄第二遍了。
若是能得知溫家公子也想謄抄寫此書就好了,她是樂得別人幫忙的,更何況還是才名在外的當朝進士為她抄書,那得有多榮幸啊!
打量著自己已連著幾個傍晚,終於忙活好的謄抄本,陸婉兒雖知這字寫得確實有待進步,卻已是盡了最大努力的,起碼姐姐收到後暢讀無礙也便放心了。
若是嫌棄這字跡配不上這著作,姐姐當是自己會再抄寫一遍的,陸婉兒之所以有心又無力的覺著該多謄抄幾份,也更是因為心中亦覺此書當真是難得而已。
偶爾想一想,該用什麼給贈書之人回個禮呢?雖也不是一定要回,但回了總比不回好。不如等過些天貨到了,挑一套瓷製的文房之物送去,雖人家也不見得缺,可總歸是表達謝意的一番心意,也顯得自己知恩圖報懂得禮數。
不僅如此,在茶館開業前,陸婉兒又思及溫家夫人有關玲兒的大恩大德,給溫彥行的母親亦送了一套價值不菲的瓷製妝奩過去。
即便是這樣,心懷感恩的陸二小姐仍覺得此不足以表達對等的感激之情,只是來日方長,等待未來有更多能力的時候,必將多加償還。
而一向光明磊落又凡事不喜拖泥帶水的溫彥行,後來有些日子都再也找不到一個足夠說服自己的理由,再去無限接近陸二小姐;因此終於還是忍不住親自去尋了陸婉兒,商議先把之前贈與的書拿回兩日,重新謄抄一份送於她,理由自然是發覺沒有留存,但近來偶爾也想再讀一讀
陸婉兒對此事自然沒有任何異議,此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