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第1/2 頁)
正好不利用白不利用, 況且金氏即便不是直接下令的人, 也參與綁架他的事件了, 葉尋芳散播輿論, 也不算冤枉了她。
這時候鄉紳的力量是很大的,害死一個普通農民家的男人, 除非官府清明廉政, 否則是很容易擺平的事情。
即便全城譁然, 即便百姓集體抗議,官府也可以拿出擋箭牌替鄉紳人家擋去災難, 只要平息民怒便夠了,百姓想要的不過是個說法。群眾又習慣忘卻,別說是古代了, 便是現代也是如此。
而真的鬧到了抗議的階段,那等縣父母上報給上層的官員之後,上面的官員也可以派人過來懲處那些帶頭抗議的人的。
因為官府畢竟是需要有威信的地方,你百姓說抗議就抗議, 那就是公然挑戰官府威信,肯定是要懲罰的。
當然,尋芳是很不相信古代的政府的。他雖然不那麼瞭解歷史, 但是古代戰爭,一有什麼起義,或是外面賊人打進來了,這些當官的基本都是第一個跑路。
為數較少的一些官員死守城門不肯放棄,那都成為了民族英雄,其精神也被大肆宣揚了。
所以尋芳知道,即便有了輿論造勢,只要金家肯破財,金氏還是能被保住的。
但是他還是需要輿論的力量,因為這件事兒如果傳到了葉老爺的耳朵裡,即便金氏不會被官府懲罰,不會被人民懲罰,卻能夠被葉老爺厭棄。
只要葉鎬徹底厭惡了金氏,對金氏再也忍無可忍,那麼尋芳的最終目的也就達到了。
元寶一回來,說衙門那頭嚷嚷起來了,尋芳便將之前準備好的計劃開始實施,李四王五被抓,一天之內丹城各地就有人開始散佈輿論。
金氏一開始還不知道這事兒,是當天晚上有個金家的嬤嬤過來,告訴了她早上在衙門口發生的事情,她才慌了起來。
如今李四王五被抓,就等過兩日開審了。
「趕緊的,去拿了五十兩,不、還是直接拿八十兩給縣太爺送過去,請他胡亂了結了這件案子。」金氏對身邊的婆子說道。
那婆子立馬應聲,正準備去拿錢,卻又轉回身來,問道:「太太,要不然,讓那兩個人死在牢獄裡如何?」
金氏方才慌亂的走了一圈,如今勉強冷靜下來,手裡緊緊攥著帕子,眼神似在思考,緩緩地坐回了原來的位置。
想了好一會兒,她才說道:「還是再等等。等事情緩和了些再說。」
否則,豈不更容易坐實自己害了葉尋芳害了張三的罪了?
「是。」那婆子聽了金氏的話後,很快便去拿了錢,金氏手下的一個小廝茂昌,當天晚上去的縣衙裡,此刻衙門早已經關了,因為著急也就顧不得時間了。
這會兒縣老爺正在陪家裡小妾吃飯,聽說金氏派了人過來,就知道是來送錢的,於是放行讓人進來。
見到那八十兩銀子,縣老爺覺得有些不夠,便暗示的說了兩句,但還是先將那錢收下了。
小廝回到葉家,將縣太爺的話敘述給金氏聽了。金氏恨得牙癢。
他們雖是鄉紳人家,但是金氏每月的錢也沒有多少,況且之前就已經花了五十兩去解決張三的事情,這會兒又拿出八十兩來,都是現銀,大家又不是葉老爺,大手大腳一個月也得花個幾十上百兩的。
但是這時候是不能小氣的,於是金氏另外叫人封了一百二十兩銀子,等明日一早給縣太爺送過去。
錢很快便送到,統共收了人家二百兩銀子,縣太爺最終點了頭,答應將這件事兒解決。
第二日公堂開審,來了一堆過來觀看的人。後來還是拉了一個金氏手下的小廝過來頂鍋,說是他原本因為一件小事做錯被尋芳說過一通,於是懷恨在心,勾結外人,想要除掉葉尋芳。